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深入,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必然成为一种趋势,教学不再仅仅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与教学效果,更为看重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与发展。在建筑专业中,建筑施工技术是其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中包含许多建筑性的知识内容,具有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是非常强烈的。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必须要将其教学理念加以转变与创新,从而构建出一个全新且有效的教学体系,实现建筑施工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进而使得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更
DOI
作者孙艳艳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孙艳艳

郑州机电工程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 45005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深入,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必然成为一种趋势,教学不再仅仅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与教学效果,更为看重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与发展。在建筑专业中,建筑施工技术是其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中包含许多建筑性的知识内容,具有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是非常强烈的。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必须要将其教学理念加以转变与创新,从而构建出一个全新且有效的教学体系,实现建筑施工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进而使得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更好地学习与实践建筑施工技术知识。本文就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 建筑施工技术 教学改革方式

【正文】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之接踵而来的是,其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教育部门作为各种学校的领导人,是统筹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在对这一发展趋势有初步认识后,应该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让教育事业走在发展的前沿,更好的与社会发展步伐接轨。从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入手,全面分析其发展现状,从而及时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法,进而使得教学质量与效率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为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发展创造新的可能。落实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全面改革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明确的方向。

一、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

就中职院校来讲,必须开展以就业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从而构建出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其具有模块化。具体来讲,中职院校需要对市场与实践实习要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探索,综合分析新时代下建筑施工技术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建筑施工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并科学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使其更具合理化,学生接受与学习起来更加顺利。同时,也要与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结合,对现有的建筑施工技术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并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积极构建实训基地,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其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对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途中,应该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个性特征等进行全方位分析,以职业教育观为核心,发展成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框架。

举例来说,当教师进行讲解“基础工程施工、土方施工”等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在课堂的宝贵时间内充分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实践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与消化知识,做到建筑施工技术行业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而让理论知识教学更加具体化,实践教学更加形象化。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得以明确,对建筑行业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使得全面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得以构建。

二、合理模拟施工现场,创设良好的实训条件

教师在开展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所提高,进而让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其一,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施工现场”。在学生充分掌握某一建筑技术以后,教师就可以充分将多媒体设备利用起来,利用形态各异的图片与视频,从而让施工工艺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姿态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联动,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切实的工艺技术。其二,为学生将良好的校内实训条件创设出来,为其安排好具有规划的实习时间,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锻炼自己的建筑技术。中职院校需要结合本校自身的条件,为学生创建教学展示区、实训基地等,从而为学生开展有效实践提供场地。

举例来说,当教师讲解完成“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需要亲自带领学生对机器设备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安排学生在实际的基地中完成相关的操作训练,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学生操作完成以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严格根据验收规范来检查作品,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的小组,让他们分别检查对方的作品,从中指出不足和错误,两人一起或寻求教师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基于此,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实习周进行合理的安排,由其是在一学期之后,安排实习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检验与巩固学生所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具有多样性的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参观中积累经验,方便学生用于今后的工作当中。

三、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在教师具体开展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的途中,教师需要以本章节内容为核心,巧妙的在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学习,对章节内容产生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扩充教材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所引入的真实案例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相契合,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最好是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案例,这能够大大激发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举例来说,当教师进行讲解“施工过程控制”的相关教学知识点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对建筑工程项目各个施工环节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基于此,在学生学完某一章节内容后,教师需要对其内容加以适当的补充,增加当代施工新技术、新设备等等,让学生针对当下的建筑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引入真实案例,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积得到拓宽,并对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落实中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全面改革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教师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考虑,构成全面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竹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2):104-106.

[2]余瑜.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福建建材,2022(03):116-118.

[3]赵利霞.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指导[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8):73-7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