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创新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接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与实践的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DOI
作者侯静静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22期
出版日期2024-12-1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侯静静  

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创新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接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与实践的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初中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往往存在内容陈旧、方法单一、评价片面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如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与实践,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首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天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来定制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例如,对于一些对道德与法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和深入探讨的机会;而对于那些对这门课程兴趣不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这一教学理念的核心。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者。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甚至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了实现从要我学我要学的转变,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2. 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并使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例如,可以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如网络安全、校园欺凌等,来讲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拓展也是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补充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且更具现实意义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时,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来展示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成长。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了法律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首先,情境模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体验。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法庭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法律程序和法律条文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次,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对话或行为来展示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讲解道德规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行人和司机,模拟交通场景中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真正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中来,共同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赢.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读写算, 2024, (34): 127-129.

[2]高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4, (11): 79-80.

[3]陈黑牛.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应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为例[J]. 新课程, 2024, (30): 30-3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