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摘要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基础构建的关键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充分吸收和掌握知识,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核心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面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挑战,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本文将围绕如何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展开探讨,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方法。
DOI
作者李涛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探究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李涛

 

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小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基础构建的关键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充分吸收和掌握知识,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核心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面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挑战,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本文将围绕如何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展开探讨,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效率;提升;路径

一、运用微课堂,优化课前预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微课堂作为其中的一项创新举措,为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效率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微课堂的运用,我们可以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进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单元为例,微课堂在课前预习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在课前,教师可以制作一系列关于小数乘法的微视频,内容涵盖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等知识点。这些视频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实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和方法。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思考,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暂停、回放,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通过微课堂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重点讲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该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简易方程”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我们用字母a表示一个未知数,那么a+5表示什么呢?你能尝试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解释吗?”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字母在表示数时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激发他们探究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应用。在教授“解简易方程”时,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假设你手上有一些钱,买了几个苹果后还剩下一些钱,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一个方程来表示你手上的钱和苹果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然后尝试解这个方程,找出你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这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方程的奥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探索性游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结合探索性游戏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名为“分数乐园”的探索性游戏。在游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套分数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分数。游戏规则是:每个小组需要利用这些分数卡片进行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小组内的学生将分数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或者找出所有分子相同的分数,或者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要求学生使用给定的分数卡片进行加减运算,得到特定的结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对于完成任务最快、最准确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小礼品或积分。通过这样的探索性游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同时,游戏的形式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增强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四、设计层次化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提升技能的关键环节。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层次化的练习。以“小数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巩固题:这一层次的题目主要围绕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展开,适合所有学生练习。例如,“计算题:0.3 × 2 = ?; 0.56 × 10 = ?”,这类题目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则。

2.应用提高题:这一层次的题目在基础题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需要学生将小数乘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应用题:超市里的苹果每千克3.5元,小明买了2.4千克,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这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拓展探究题: 为了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新知识而设计的富有思考性的开拓性联系,要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个体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层次的题目难度较大,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需要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探究。比如“观察小数乘法的结果,你发现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例子说明”,这类题目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层次化的练习,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卫民.探究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效率提升策略[J].读写算,2020,(06):183.

[2]罗全继.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3):136-138.

[3]刘亨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探析[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 2023(4):83-8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