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探究
钟倩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八一学校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如何有意义,并真正称为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对生活有指导作用。”可见,陶行知先生已经看到生活与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倡“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认为丰富多变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更新的重要源泉。小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学生与生活的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因此,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选取与学生相关的生活化素材,以及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将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生活化情境教学是指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生活化情境教学具有以下意义:
1. 提高学习兴趣
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使抽象的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习更加具体、有趣。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2. 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写作时,可以设置真实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写一篇家长信或者日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在情景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语言、思维、判断等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真实情境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出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凸显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功能。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让学生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和魅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例如,在学习诗歌时,可以让学生体验诗歌的美妙,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欣赏能力。
二、将生活化情境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 将生活化情境融入课前预习
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中融合生活化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中获得更深入的感悟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减少对文本理解和接受的困难,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授《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毛主席和抗战时期的故事可能具有一定的陌生感,他们对此的认知度可能较低,这会导致他们在理解上遇到困惑。因此,在正式讲授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多个渠道搜集相关素材,如毛主席的事迹、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等,重现那个时代的生活化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将生活化情境融入小学语文的导入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导入能够快速打破僵局,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和安排,采用更吸引人的案例或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的导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同的情境教学有不同的作用,而生活化情境是非常适合用于课堂导入的情境之一。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迅速消除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隔阂,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此外,生活化情境还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氛围更加轻松和开放,从而降低教师进行导入的难度,使教师能够更高效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
例如,在教授《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下载与瀑布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素材,创造生活化情境。教师不仅可以在导入环节中向学生展示瀑布直下的壮丽景象,还可以引导学生闭上双眼,在老师的描述下感受古诗的意境,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通过创造的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通过研究和探索学生的年龄特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三)将生活化情境融入小学语文的拓展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拓展教学,对书本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提升语文教学的层次感和丰富性。生活化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拓展教学方法,它能够将生活中的知识搬到课堂上,扩充语文课堂的容量。同时,生活化情境还能提供给学生更多体验和验证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授《将相和》一课时,可以通过创设舞台情景剧来进行拓展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课文,深入探究故事情节,揣摩重要人物的心理特征,然后分配角色,进行舞台情景剧表演。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体悟人物的品质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感。再比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以通过讨论学生对圆明园的感受,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的观点,使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实现伟大中国复兴梦而不懈努力。总之,通过将生活化情境融入小学语文的拓展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也离不开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主动高效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将生活化情境融入语文教学,探寻合理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积极的情感,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生活化情境[J].小学生(中旬刊),2021(07):49.
[2]路秀英.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J].生活教育, 2022(22):3.
[3]钟佩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导入生活情境的方式与价值[J].新一代:理论版, 2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