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教学策略研究
方英鉴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智障学生由于自身智力发展上的迟缓,面临着学习上的理解困难,因此在开展职业技能教学时,需要采用情景融合的体验式教学策略,充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生动真实的职业情景体验活动,逐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并且教师还应当优化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估机制,反馈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的学习问题,持续发展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障儿童;教学;策略
一、日常行为引导,优化思想品德
智障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他们的认知比较低下,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自我的行为约束,难以控制自我,有时候对于教师的一些口头指令,他们难以理解,也难以达成教师的要求。基于此,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属于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智障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对于智障儿童而言,教师的口头教学是难以理解的,他们不能接受这种抽象的学习方式,难以得到深刻的理解,教师要配合一些具体的事情和具体的动作,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分解,让智障儿童一步一步的分别进行学习,变成简单的事情,让智障儿童来重复做,逐渐地产生“我可以,我能行,我想做,我要做”的想法,这样从被动变成主动的学习方式,儿童不仅获得了学习的知识,也掌握了生活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形成。
例如,一些智障儿童不会上厕所,经常随地大小便,甚至于对这样的行为也没有羞愧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我要上厕所”的活动,为他们播放一些智障儿童正确上厕所的动画片,这样的方式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观看的兴趣。看完以后,教师可以讲解随地大小便的坏处,并告知儿童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再通过直观的视频,让智障儿童看到随地大小便对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恶劣影响,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经过这样的训练,儿童不仅可以掌握如厕习惯,也可以极大的改善他们的行为。
二、体验游戏活动,感受成功喜悦
智力障碍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比同龄人体验了更多的失败,即使如“认识颜色”这种极为简单的任务,他们都难以正确回答,从而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普通儿童一样,智力障碍儿童也会受快乐原则驱使,容易被游戏活动吸引,因而,游戏也是他们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游戏治疗中,智力障碍儿童借助游戏这样的快乐活动,可以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这是因为游戏是无外在目的和无外力约束的活动,是游戏者自愿参加的活动,与此同时,游戏是儿童独立自主的活动,是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所进行的自主活动,因而,在游戏治疗过程中,智力障碍儿童可以在没有外在压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游戏任务。相比其他各项活动,智力障碍儿童的游戏活动兴趣最高,在游戏中他们会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快乐。
三、引入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校园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生活化的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去进行学习。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完成教学的目标要求。环境对人的启发很大,教师可以布置适合智障儿童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方面得到提升和帮助。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教室设置成不同的风格,例如,音乐教室可以设置成五线谱的图案,美术教室可以用学生的优秀作品来作为壁纸展示。这样的布置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场景熟悉,有助于他们记忆的识别,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优化评估机制,促进能力发展
教师应制定契合智障学生实际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估标准,积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避免评估教学标准制定过高,对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其次,教师还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利用课堂观察、技能测试、面对面沟通,全面了解智障学生的综合学习表现。并与学生进行深入地交流沟通,倾听学生当前的心声,及时反馈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然后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的进度学习的理解能力,及时进行课程教学的调整,从而让职业技能教学训练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应积极建立每位学生的个性化评估档案,记录学生在各个学段中的学习情况、进步程度,有助于全面了解智障学生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个性化教学规划。同时教师还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和个性特点,在保护学生敏感自尊心的前提下,利用肯定激励性的教学语言,表扬学生在职业技能中的学习成长,并让学生认识自身需要亟待改正的学习薄弱点。然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持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职业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综上所述,对于智障儿童,教和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重要的部分。身为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者,让学生信任老师。也只有教师的真诚和帮助,才能让他们感染到真正的学习,体会到真正的情感。教师要实施正确并且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有效培养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芳霞.基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言语特征的自然手势语教学干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S1):84-85.
[2] 潘志坚.利用辅具促进智力障碍学生沟通表达的个案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