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迅速进步,传统的语言教学已不再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视域的提出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将学科知识与跨学科能力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沟通表达、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小学英语教师在这一背景下,不仅需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DOI
作者李丹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10月20期
出版日期2023-12-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李丹

眉山市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迅速进步,传统的语言教学已不再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视域的提出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将学科知识与跨学科能力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沟通表达、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小学英语教师在这一背景下,不仅需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英语教师立足核心素养视域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必要性不仅源于教育的当代要求,更立足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核心素养不仅仅关乎学科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该超越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和跨文化交流。通过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组织课前演讲,激发语言兴趣

小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前演讲时,可通过巧妙设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小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前演讲时,可通过巧妙设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引人入胜的主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主题展开联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方式,鼓励学生在演讲中提出问题、分享观点,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设置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在课前演讲中营造轻松而活跃的氛围,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中体验到乐趣。

比如在《Can Sam play football?》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My Favorite Sport”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组织学生介绍一些关于不同球类运动的信息,如足球、篮球、网球等。然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并解释为什么他们喜欢这个运动。演讲的内容可以包括运动的规则、装备、比赛经历以及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健康。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通过图片或小视频展示相关运动场景。此外,为了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设立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在演讲中穿插一些问题,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他们对同一运动的看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描述比赛中的紧张时刻、自己的技能提升过程等。

二、营造沟通环境,鼓励开口表达

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下,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的环境和氛围,学生不敢开口、羞于表达,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和抵触的心理,影响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和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应当从“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出发,从“灌输”变为“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主动运用英语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让学生能够勇敢开口和表达,学会运用英语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他人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What are you doing?》时,教师可以根据“Amy”一家晚饭后做的活动与学生展开对话,并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组图片,分别介绍Amy以及他的家人,在此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师:What is Amy's family doing?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根据图片上的介绍回答问题,如,Amy is watching TV,Amy's mother is washing dishes。通过不断的对话练习,不仅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三、运用小组教学,提高课堂趣味

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和效能,对语言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对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调整、创新教学的组织形式,将全部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小组的划分,每个小组4-6人,进而设置练习或者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练习和任务,各抒己见、思维碰撞,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个人的学习负担得到减轻,充分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Where did you go?》时,本课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课程词汇,理解课文的大意,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展开教学。如,先将学生分好小组,并布置学习任务,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一般疑问句过去时进行交流,并尝试用过去时提问进行组内互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结语:

综上,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的语言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前演讲、小组探究活动以及读写项目,教师能够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语言应用能力,使其在语言领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这种综合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还培养了他们在解决问题、跨学科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构建多元化、启发性的教学项目,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梦.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课堂[J].江西教育,2023(43):72-74.

[2]崔后勤.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28):61-6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