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探讨

摘要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出现了新的困境与挑战。高校作为我国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面临数字技术时,应该重新构建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从而将数字技术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但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数字技术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高校思政课堂教育的有效性难以提升。本文就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展开探讨,为高校数字技术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DOI
作者杨芙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12期
出版日期2024-06-2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探讨

杨芙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5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出现了新的困境与挑战。高校作为我国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面临数字技术时,应该重新构建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从而将数字技术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但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数字技术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高校思政课堂教育的有效性难以提升。本文就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展开探讨,为高校数字技术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困境;突破路径

【正文】在数字赋能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思政学习活动中提升参与的兴趣,并在思政课堂上高效学习相关内容。为了实现这一效果,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对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从而将数字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的融合,高校解决数字赋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困境,通过对教学体系的创新,实现教育路径的突破。

  • 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
    1. 技术融合难题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面对对数字技术时,采取忽视或者躲避的态度,不愿意将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得数字技术难以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这样的观点同时造成数字资源的浪费,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数字资源不足

高校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另外一个困境就是教学资源不足,特别是在数字技术应用开始阶段,部分思政教师不愿意参与到数字资源的建设与扩充之中,使得数字资源建设较慢,且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导致了数字资源稀少的情况。

    1. 教师技能欠缺

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对数字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缺少相应的了解,甚至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知如何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实现数字化升级。

  • 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突破路径

2.1 加强技术整合

高校思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推进思政教育与数字化的在整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融合,并在课堂上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来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的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模式能够符合相关教育要求和政策;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高校思政教学课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通过思政课堂的学习,来对自身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政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案例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对具体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帮助教师引出课堂的教学内容和主题,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帮助下,完善自身对于道德品质等的综合认知。在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学生解答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学生通过与人工智能进行交流,能够培养起学生综合性的认知和逻辑思维,有助于让学生在课堂上高质量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2.2丰富数字教学资源

在对数字资源使用时,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维护与建设的责任,这样才能促进高校数字资源日渐丰富,并对教师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数字技术应用开始阶段,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制作或者搜集数字材料,来在数字资源中添加一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教学工具等等,为数字平台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在使用过程中,当教师需要的教学资源没有时,教师应该自行制作并对数字资源进行补充,这样每个教师都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够促进数字教学资源的良性发展,从而加快数字资源的建设进程。

例如,高校思政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数字资源中上传一些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这些资源既能够帮助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同时也能让学生使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后复习,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活动提供选择。在使用这些资源时,教师应该对所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确保数字资源的质量,避免无效资源挤占数字资源空间的情况。同时,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政策的改变,来对数字资源进行更新,及时淘汰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老旧教学资源,从而为教师与学生的高效使用提供保障。

2.3 提升教师数字专业素养

高校在具备数字技术建设与应用能力后,应该对教师的数字专业素养提升进行配套培养,从而让教师能够对数字技术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明确如何将数字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教师在面对数字技术时,能够更加轻松的使用数字技术来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环节,帮助教师提升工作效率,并引导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

例如,高校可以为教师组织一些数字技术讲座,让教师通过参加这些讲座来掌握数字技术在课堂上的融合方法,并引导教师学会使用数字技术为学生开展课堂创新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参与讲座过程中,对于一些课堂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及时对技术人员进行询问,从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获得更加专业的使用建议。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后,要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推动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并深化学生对于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征途中,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是一场既充满挑战又蕴含机遇的旅程。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思政教育得以突破传统框架,教育内容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教育形式也愈发多样化和个性化。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思政教育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以科技之力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国.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J]. 教育评论, 2024, (04): 95-99.

[2]陶言诚,韩芳.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实践困境与解决对策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 37 (08): 1-2+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