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王元花 康建富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杂谷脑营盘小学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越来越引起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引入生活实例内容等展开阐述,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任课教师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师生互动;信息技术;生活实例
在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较深,多采用题海战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课业压力,导致学生无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来,只能够以一种相对被动的姿态进行学习,严重迟滞了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师应当适时转变自身数学教学思维,善于利用新课改以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建立气氛活跃、轻松愉悦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有赖于师生互动的积极开展,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更为强烈的课堂代入感、学习参与感、知识获得感。另外,在互动中教师可以即时性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反馈动态化调整自身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教师应当将师生互动的开展摆在突出位置,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收获。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一)”时,我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了若干个学习小组,为师生互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架构基础。而后我引导学生以教材中涉及到的A品牌汽车销售数据为参考,以“同比增长120%、增幅达到241%”为切入点,了解百分数的基本概念,由此学生认识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并且分为“读作”和“写作”两个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百分数的运用熟练度,我在课堂讲解融入了有效提问,采用“提问+回答”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积极参与到了师生互动当中,并在后续随堂训练环节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与百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印证了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的可行性、优越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调动学生多重感官
随着网络视听资源的广泛应用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起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青睐。其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突出优势,主要包括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情景交融等,可以将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调动起来,一扫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单一无趣的状态。基于此,教师应当有效把握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红利,为学生打造内容丰富、多元动态、趣味横生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例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数与形”时,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图文结合的优势,为学生展示了一组图,在直观可视的环境中学生的多重感官得到了调动。之后学生根据认真观察和细致分析,了解到“1=(1)²;1+3=(2)²;1+3+5=(3)²”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之后,进行了后续的推理,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快捷高效的优势,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与数轴,探索分数加法之间的规律性内容,由此学生了解到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最终的和是1,而且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更为直观,由此深化了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理解程度,也为学生更好的探析数学知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三、引入生活实例内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而言较为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学生可以产生认知共鸣,自觉联想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从而降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应当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实际生活元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发现生活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时,我首先采用语言陈述的方式,为学生做了生活化的导入,即“圆是常见的图形,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给我们以圆的形象,如摩天轮、水滴落下的涟漪、天眼射电望远镜等,那么,在数学视角下,圆蕴含着哪些知识呢?”受此影响,学生自觉联想到了生活中的见闻和经历,并且回答道:“我一般会用茶杯画圆,或者用圆规,这样可以保障圆比较规则。”我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与赞赏。而后我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圆心”“半径”以及“直径”进行了强化记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圆的认知水平。之后我引导学生对“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半径决定了圆的直径。”进行强化记忆,这也为学生后续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提供了方向性指引,使学生产生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小学数学任课教师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一方面是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振学习自信心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思维的转变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在互动式、可视化、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中,实现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玉明.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21(08)
[2]张春梅.浅谈新课改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