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湖北恩施凤凰上居34栋301 18671899812 田娜
体育游戏在小学训练中的价值与运用
郑伟
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小学体育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追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渴望参与具有游戏性质的体育训练项目,因此教师顺应新课改趋势,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期待,加强在教学规划中引入体育游戏非常有必要。为此,从小学体育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路径与方式引入和实践体育游戏,从而驱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强化技能、收获快乐,体现体育游戏运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训练;价值;运用
引言
所谓体能训练,就是提高身体器官功能在运动中的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体质等方面。小学基础体能训练内容有四个方面: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训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强度,教师往往采用跑步、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单脚支撑、压腿等方式进行教学。然而通过实际操作,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这些体育锻炼是枯燥乏味的,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强烈的主观锻炼意志,为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把游戏教学融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1体育游戏的特征
1.1教育性特征
体育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体育游戏虽然是游戏,但是对学生也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最终还是以教育学生为目的,其中教育性就是体育游戏的最根本的特点。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以及运动的内容。体育游戏需要以小组的形式才能顺利开展下去,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组一个小团体,为了自己团队的成绩学生就会团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进而可以让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培养。
1.2竞争性的特征
在体育运动中无论是个体还是团队都需要通过比赛来验证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比赛来确定输赢。体育游戏也需要通过游戏来分出胜负,体育运动的竞争性非常大,而竞争性也是体育运动的特征。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学生在赢了比赛后不会骄傲,而是继续努力;即使输了比赛也不会气馁,具有继续努力的精神,争取下次取得优秀的成绩。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明白竞争性就是体育的特征,学生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2体育游戏在小学训练中的价值与运用
2.1目标式体能游戏
目标式身体锻炼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体质特征,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制订相应的运动项目。例如,有些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不强,教师就可以用“一步一步”这个动作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实际上,这种比赛更偏向于“自我挑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概念在很多高难度的比赛中都是适用的,而这个“困难”的程度设定是学生当前的一个身体素质的极限。就拿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但是如果坚持得太久,身体就会不舒服,所以学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身体承受时间。在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延长游戏的时长来达到一个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目的型身体运动更多地是让学生“与自己竞争”,培养出学生更好的自觉感和自律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黄金时代,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体质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耐力锻炼则是指在体育活动期间,学生的体力维持时间。所谓的强身练习,就是锻炼学生的上肢和下肢的肌肉。任何一种运动,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肌肉的力量都是极为关键的。
2.2在体育教学中选取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参与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时需要注意选取具有高品位、趣味性、时效性的游戏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对学生身体和心理需求上的分析,并且做好体育游戏强度和激烈性的判定,为学生选取符合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游戏。小学生身体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活动,训练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
2.3在素质培养当中应用体育游戏
小学是学生们形成思想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在体育教学期间对小学生们实施德育教育相当重要。实际上,小学体育学科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对培养身体素质十分有利。在日常教学当中,体育素质教学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又包括了运动期间学生们应具备的一些素质素养,如团结互助、勇敢自信。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实施素质教学时,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实施教学,要在素质教育期间运用部分体育游戏,根据不同的知识以及结合小学生们当前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选出多样化的游戏。在设置游戏期间,体育教师可往游戏中加入坚强、团结和自信等部分心理要素,布置难度较合理的游戏活动,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们形成自信、勇敢的心理品质。另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安排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体育游戏,用此方式培养小学生们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提升教学效果,有效发挥体育游戏的教学作用。
2.4开展体育竞赛游戏,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
体育是一项具有竞技性的活动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体育竞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合理地分配小组,每个小组中都应该分配体能较好和较差的学生,这样才能体现体育游戏的公平,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结语
体育游戏深受小学生的青睐,但是教师要想实现其教学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基于科学理念设计和运用体育游戏。为此,教师在创新和优化小学体育教学体系时,应该立足学科改革需求和小学生的心理、情感、兴趣因素,积极设计热身游戏、开展合作游戏、组织竞争游戏,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热情、互动能力和体育品格,同时落实安全保障工作,为学生创建更加和谐的体育游戏环境,从而促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改中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林星.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6):126—129.
[2]秦健.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游戏化思路与策略[J].田径,2022(2):34—36.
[3]王小明.小学体育游戏的应用与教学策略分析[J].学生(中旬刊),2021(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