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美术第二学段教学有效性研究
万卓佳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美术学习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美术第二学段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第二学段;教学
一、借助信息化工具,增强学习趣味性
美术教育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工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由于美术主要依赖于视觉感知,因此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等信息化工具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如今,许多美术教师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引入了各种信息化手段,如精美的PPT、动态的微视频等,使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各种吉祥纹样的剪纸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利用精美的PPT或动态的微视频,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剪纸作品,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和历史背景。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从而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游戏化教学,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热情,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时,我们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合理性和趣味性的游戏环节,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设置游戏的难度。
以“四季的色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色彩联想接力”的游戏。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们回想四季的代表性颜色,例如春天是嫩绿色、粉色等,夏天是炽热的红色、橙色等,秋天是丰满的黄色、棕色等,冬天是寂静的蓝色、白色等。然后,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间的联想接力比赛。每个小组的第一个成员要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联想与四季颜色相关的词汇或场景,并快速地用彩笔记录在纸上。完成记录后,该学生要将纸张传递给下一个学生,下一个学生继续进行联想和记录。如此接力进行,直到每个小组都完成所有季节的色彩联想。最后,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评选出联想最多、最有趣、最有创意的小组。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不仅能够复习和巩固色彩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色彩的美妙和魅力,还能够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让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鉴赏
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鉴赏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鉴赏实践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以“多彩的民间美术”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并针对这些作品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例如,“这些民间美术作品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运用色彩和图案来表现民间文化的?这些作品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和思考作品中的细节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关注作品的形式和技巧,还可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四、深度挖掘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在新课标中,“设计、应用”研究领域强调了使用软质、硬质泡塑材料、废包装及塑料瓶等作为美术创作的材料,进行玩具、生活用品等的设计制作。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艺术品。同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可以将平凡的材料转化为具有创造力的精致手工艺品。
例如,在“变废为宝”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收集各种形状的石头,然后根据其形状进行大胆的想象,进一步在石头上绘制图案,并为其涂上颜色,创作出美丽的石头画。这样,学生们会乐在其中。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播下一颗美的种子,塑造他们的审美意识,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它符合当前教育理念中对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以“设计生活标志”一课为例,标志设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视觉传达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主题,如环保、运动、学校等。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设计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标志。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想法、分享创意,共同完成标志的设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趣、生动,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动手能力。此外,学生们在设计标志的过程中,还能意识到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结语:本研究探讨小学美术第二学段教学在新课标下的有效性。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增强学习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审美和思考能力,挖掘生活元素激发创造力,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培养艺术热爱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艳华.关于提升小学第二学段美术学习质量的教学研究[J].文渊(高中版), 2020, 000(008):830.
[2]张安琪.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3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