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策略
沈晓英 周俊熹
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 610500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方针最重要的内容,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的知识,同时也要在进行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立德树人就应该贯穿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要挖掘材料资源渗透德育教育,联系实际生活,实现德育渗透,开展小组合作,强化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本文就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正文】在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上,有许多关于道德教育的素材,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讲解关于数学的内容,忽略了提供学生健康成长的综合素质,更没有德育的渗透意识。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及心理都不够成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产生好奇,其中包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活跃度以及参与感。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只教授数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指引,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秉承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挖掘材料资源,渗透德育教育,联系实际生活,实现德育渗透,开展小组合作,强化德育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旦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样不仅能够确定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基础,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挖掘材料资源 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这门课程从古代延续至今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迁,数学作为小学生重要的学习科目,其教学的材料资源更是数不胜数,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理解才能够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挖掘材料资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关于数学的悠长发展史,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数学的内容,知识以及数学的由来,学生了解得并不是透彻,只有深度挖掘材料资源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教师还需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参与度,还能够活跃学生学习的思维想象。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关于可能性的由来,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可能性的小故事。比如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初步地去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其次,帮学生们初步对可能性有一定的了解知识,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展示更多关于数学可能性的资料,通过部分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这部分数学基础教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玩游戏的方式来向学生研究可能性的更多问题,激发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能够思考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耐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还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使命感。
二、联系实际生活,实现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数学学科是最为严谨的,不仅有着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更为重要的是数学知识遍布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大德育的渗透,要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源与实际生活中之间存在的必要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在获取德育思想的过程中就能够简单易懂,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实现德育的渗透就不能过于封建,尤其是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而是需要改变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断的拓展。
例如:在学习《游戏公平》时,首先,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的讨论以外,还可以拓展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怎样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领域德育的内涵。其次,结合具体的游戏公平内容,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小型的游戏比赛,并且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让学生们能够体会游戏的公平性,然后告诫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必须有自控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网络游戏的好处以及坏处,尤其是长时间地玩游戏可以影响小学生的视力,导致学生白天上课没精神。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就要求学生必须规范自己玩游戏的行为以及时间,广泛应用品格德行养成的必要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强化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也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小学阶段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尤其是当部分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之后,能够极大地满足自身的优越感,还能够建立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就需要开展小组的合作关系,在小组内交流,针对困惑与问题,小组内同学可以共同探讨解决。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竞赛的活动中,还能够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斗志,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才能以此为基础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增强上进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例如:以《分数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师义务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师生的关系。教师首先,完全可以在班级内举行“运算比赛”,由教师提出运算的题目,讲清楚比赛的具体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来进行赛前准备。其次,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每个小组必须推选出来一个组长,要求各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积极地讨论对于题目的运算对策,率先举手示意由组长来进行演练题目的整个过程,哪个小组以时间最短,准确率最高的极为获胜。最后,教师可以对运算错误的小组成员进行重点讲解,指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学习 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团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还能够学生坚持拼搏的品德精神。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的理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挖掘材料资源,渗透德育教育,联系实际生活,实现德育渗透。开展小组合作,强化德育教育。在实践中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提供帮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赖光富.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 [J]. 学苑教育, 2021, (11): 19-20.
[2]凌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J]. 新课程研究, 2024, (07):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