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马文杰
青海省门源县青石嘴镇大滩小学 810399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刚刚步入学习阶段,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缺乏相应的动力和向往。这不仅会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低下,还可能会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的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将教育性与趣味性进行有效的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趣味,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实现不断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性;趣味性
“教育性”和“趣味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固有属性,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比较注重“教育性”,而忽略“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效果欠佳,而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文主要从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出探究性教学问题以及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融合方式。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掌握必备的教学方法,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注重教学的教育性,而对教学的趣味性相对忽略,认为只要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却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而这势必会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进而有效的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工作。
例如,在学习《腊八粥》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从当前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当前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出现了变化,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问题的总结和对比,进而有效的掌握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主发言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其编写效果会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教研组依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需求精心编纂的,其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融合特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二者割裂开来,而是应该注重发挥教材的教导作用,进而开展有效的教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科目,其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必须要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活动开展。
例如,在学习《古诗三首》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的分析课本内容,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资源,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的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够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学生也能够在挖掘课本知识的时候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提出探究性教学问题
提出探究性教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了解,而这对于教学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融合是极为有利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则,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逐步的提升。学生也不会因为过于困难或者简单而失去问题本身的价值。探究性的问题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主要是为人民服务,讲的是奉献精神,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的例子或者是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个精神,进而促使他们不断地实现这个品质。
四、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日益普及,情境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助情境教学,既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增强教学的教育性,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增进了解,加深认识,而这对于教学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融合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是教育性与趣味性形成有效的衔接,教师不妨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进而为学生营造生动趣味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问问题的形式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进而通过分析和推理,掌握最终的结果。并且通过这个过程告诉学生真理的得出是需要反复不断地推理才能够得出的。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育性”与“趣味性”进行有效的结合,重视“趣味性”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地位,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保障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健康的发展。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才会更愿意参与其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辜梦玲. 基于趣味性的小学语文教学[J]. 中外交流,2021,28(9):650.
[2] 昌玫芳.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