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何静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611731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和算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运算的问题,并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伴随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发展。因此,本文阐述了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意义,并从理清算理,掌握算法;精准练习,提质增效;自主纠错,巩固深化;草稿工整,算理明确四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学生成长所需的重要能力,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视阈下,为培养初中生运算能力,教师要在明晰其培养意义的基础上落实针对性培养措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强化学生主体性体验。
一、培养意义
1.提升数学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算法与算理的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继而提升数学学习兴趣。运算是最基础的一项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在运算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并在兴趣的驱动下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2.形成数学学习习惯
初中生在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课堂参与积极性较差。运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了解运算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运算的正确认知和掌握,继而掌握数学运算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3.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能够打好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理解运算的问题,且能够通过运算促进自身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以此为基础,学生既能有效提高运算能力,还可以为今后数学运算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培养措施
1.理清算理,掌握算法
培养初中生运算能力,就要理清算理,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掌握算法。数学运算相关的教学不能直接进行课程知识的灌输,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了解算理的过程中掌握算法,从而有效内化知识。
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中,该课重点是让薛恒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使学生学会按照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再逐步掌握算法。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薛恒说一说有理数的运算律,比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锦衣将加减乘除安排在一个算式里,与大家一起讨论运算的顺序以及算理,使薛恒抛弃生硬的记忆,转而理解和认同远算法则的合理性,由此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学生透彻领悟算理。
2.精准练习,提质增效
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练习,只有经过一次次的练习,并从练习中收获经验,完善自我,才能实现课内学习的提质增效。因此,教师要提高运算练习的精准性,要有意识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例如,在《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为了让大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代入消元法”这一方法后,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课内外练习上。针对性练习活动的开展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够使学生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课内练习中,教师可以选择教材内的练习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在运算练习中写好思路和步骤。课外练习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课外练习材料中的内容,或自己设计层次性的练习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并确保练习内容符合“少”而“精”的特点,充分发挥出练习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方面的效果。
3.自主纠错,巩固深化
学生在数学运算中总会有对有错,面对错误的问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纠错,通过错题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巩固深化。培养学生自主纠错的习惯,能够使学生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及练习中,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在纠错的过程中有效巩固课程知识。
例如,在《分式的加减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分式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持久地自主纠错的习惯,引领学生于学习以及练习中获得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促进自身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选择以小组诶单位展开学习与练习活动,要让学生基于互动交流与思维碰撞的过程,对自身观念、课程认知、运算方法展开自主纠错,并掌握正确运算方法。在此期间,教师也要积极做到引领工作,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自主纠错的机会,或者利用错题,帮助学生了解分式加减法运算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切实提高育人效果。
4.草稿工整,算理明确
数学运算中,很多学生的草稿都杂乱无章、十分潦草。实际上。草稿不仅是运算的一部分,也是揭示算理的重要过程。所以,教师要强调草稿的工整性,使学生算理明确,如此才能使运算结果正确,并基于此过程培养学生良好运算习惯。
例如,在《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实际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列方程展开运算。在用公式法进行求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在草稿上模拟,并且草稿要工整,并明确算理。使学生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提升学生运算能力。在学生将内容写到草稿上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巡视,一边落实针对性指导工作,要引领学生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解答,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工整的草稿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具象化的过程,能够推动学生理解算理,并学会灵活应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基于此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学运算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项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高度重视,并立足针对性育人活动的开展,提高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汝霞,李树臣.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山东教育,2022(36):29-32.
[2]江泽雄.核心素养下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路径[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2(0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