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对策研究
黄敏
张北县张北镇树儿湾小学 076450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振兴,而教育振兴需要适应时代,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乡村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需实现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乡村网络建设,均衡教育资源,促进乡村教育大变革。
关键词:教学;素养;校园建设;教育资源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重点在于教学信息化,因此提高教师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目光聚焦于实现乡村振兴上,而乡村振兴依赖于教育振兴。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用信息技术改变乡村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乡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乡村教育的“短板”问题突出体现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足;不均衡的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乡村教育机会。乡村教育振兴“补短板”的关键就是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加对乡村信息化教育的投入,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二、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
加快城镇区内各小中学在线互动课堂教学全覆盖,实现各学校同步教学和教研。总结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成效明显学校的成功经验,宣传推广,为县域内同类区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组织城镇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合作教学,师师共研一堂课,生生共学一本书。以教学进度或教学时间为单位,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平台,定期开展结对城乡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课堂教师通过远程集体备课、同步直播或异步推送课堂的形式与辅课堂教师协同,同步设计教学主题,共建标准化资源,定期对教学模式、实践办法、改进策略进行及时反思总结[1]。把城镇优秀教师的新教法、新学法及时传递给乡村教师,大家共同研讨共同促进,通过此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还可以围绕“名师工作室”通过教育云平台开展相关送教下乡的活动,通过观摩名师课堂、名师课题引领等多种方式组件协同教研活动,以名师为主导帮扶乡村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借助名校名师示范引领的作用,以名校名师网络课堂的形式,不断开展跨校协同教研活动,使乡村教师不出校门便可以享受到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不出班门便可与城市小朋友共上一堂课,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乡村多师多生的共享学习。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提高乡村教师信息化素养是关键。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其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而乡村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必须依托于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刻不容缓。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乡村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上紧跟时代步伐,相关地区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需要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改革,转变传统科目教学的培训,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智慧校园等教育技术课程,把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纳入乡村教师的必修课。
充分利用乡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实现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加强教师间经验交流,定期组织校级信息化教育教学大赛,为教师提升个人信息素养提供锻炼的平台,积极组织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一级各类相关活动[2]。
四、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加强乡村网络校园建设是基础。
疫情以来,各大教育云平台的优势展现出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云平台,将逐步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等跨平台使用并且支持移动应用。加强乡村网络校园建设,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成效的基础。
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为乡村教育提供更高水平服务。统筹规划布局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科学推进乡村智慧校园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把智慧校园建设的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全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是更高要求的校园建设。
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张李乡徐楼小学有这样一幕: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黑板,不用粉笔,也不用拿教科书,小学生每人一个平板电脑,跟随老师生动的讲解及图文并茂的展示,全神贯注的学习着。目前全乡已经有6所村级小学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并正常投入使用,逐步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促进了教育公平,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乡村教育发展薄弱地区为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项民生工程,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需要积极为乡村学校完善网络基础设施,配备必要设施,做好教师课前培训,在乡村学校接入宽带的基础上,加强建设智慧校园,为乡村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从而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成效。
五、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需要均衡完善乡村教育资源。
要大力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与教育机会均等这些问题,着力改变乡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让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潜能与动能。
推进和实施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机制。积极建设信息教室,根据教学效果建立信息化教学督导的标准和评价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进,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曹宇星,宋宇,陈孝然,李婉怡.“三个课堂”促进新时代教育公平发展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21.10.
[2] 杨志英,汪萍,罗校红.教育信息化助推乡村教育振兴策略研究(一般规划课题),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