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新教材教法探究
陆文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新教材在知识结构、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将详细探究新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转型。通过深入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育功能,以便更好地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方法
一、新教材从编写、内容到教学实践的全面转型
1.旧教材与新教材在编写上的不同
旧教材与新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旧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将知识点一一列举,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这种编写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探究性的活动素材和大量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与内容上的不同
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与内容上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在“有用的数学”“身边的数学”的思想指导下,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内在规律,更加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同时,新教材也更加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算法初步、概率统计等,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当代数学的发展和应用。
3. 新教材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发展
首先,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新教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联系实际和应用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新教材还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法实践
1.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以《概率初步》和《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两章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章内容进行整合,通过以下方式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及性质;其次准备一些实例或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掷骰子、摸彩票、产品抽样等,让学生感受到概率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手段,自主发现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规律和特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特点;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数学素养。
2.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
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函数”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在商店里购买商品时需要支付的总价与购买的数量的关系,或者是在银行里存储钱时获得的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实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应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总之,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是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和问题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情境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数列”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数学建模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列模型,例如银行利率计算公式、购房贷款计算公式等,帮助学生理解数列是一种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列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列特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比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数列的概念和应用,而且可以逐步培养数学建模意识和数学思想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新教材更加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教授“函数模型的选择”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基本函数模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并讨论这些函数模型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然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某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模型、股票价格的变化模型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分析这些问题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拟合。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意识,让他们了解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和科学计算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
新教材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需要,我们需要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育功能,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新教材的教学要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鹍, 卢增红. 关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应用与思考[J]. 学周刊, 2023, 第11卷(11):82-84.
[2]陈吉松.浅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研讨[J].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