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初探

摘要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发展、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个性化的增强,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状况也在发生变化,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及生涯路径。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其队伍建设也尤为重要。本文就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论述。
DOI
机构地区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初探

孙艳艳,王萍

郑州机电工程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 450053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发展、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个性化的增强,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状况也在发生变化,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及生涯路径。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其队伍建设也尤为重要。本文就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班主任 队伍建设

【正文】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的教育水平关系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进步与发展,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中职教育整体水平,为社会输送更优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大多中职学校都存在管理制度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能很好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等问题。一些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教育观念之中,未能结合时代的变化进行更新完善,而中职学生大多处在青春期阶段,陈旧落后的制度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管理效果减弱。

管理方式不当

部分中职学校的管理方式过于强调惩罚和约束而忽略对学生思想及心理层面的教育与引导,使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缺失。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仍较多的采用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形式单一且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同时“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往往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具体情况的特殊性,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管理,甚至会引发新的问题,使管理效果下降。

(三)班主任队伍培训不足

中职教育主要倾向于向社会培养职业素养过硬的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他们的个人素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中职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为班主任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此外,部分中职学校对于班主任的培训和提升机会不足,使得班主任在专业技能和管理方面缺乏提升,在学生技能学习和个人发展方面不能给予恰当的指导,进而影响工作效果。

二、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

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不仅要在职业技能上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也承担着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责任,同时要与学生讨论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路径,这就要求中职班主任在各方面提升自己。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此外还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有针对性地为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例如中职学校定期举行班主任技能培训,向教师讲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技巧,提升班主任队伍管理班级的能力;引导班主任展开跨学科学习,了解更多领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职业技能方面的指导,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提出更专业的意见;组织新老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交流,加强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指导经验较少的班主任、定期召开研讨会分享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的交流指导模式,通过班主任管理交流会打造一个有信心、有方法、有凝聚力的班主任队伍。

二)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

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不断增强,一味遵循传统教育方式往往不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方法有助于建立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要勇于尝试创新各种工作方式,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应将各种信息化手段贯穿到教学管理当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紧跟时代发展,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展开密切交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管理效率。

三)完善教师考评制度与激励机制

由于中职教学的繁杂性,许多教师都面临学生管理、家校沟通、教育教学等方面带来的过大压力,进而导致班主任出现职业成就感偏低、工作动力不足等消极问题,甚至对自身工作价值及意义产生怀疑。这些现象会对中职教学效果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应建立合理的教师考评制度,并设立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增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减轻非教学任务对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班主任工作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将班主任工作质量与其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获奖表彰、福利待遇紧密结合,激励优秀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2]。例如给予表现良好的班主任一定物质奖励及荣誉激励,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关心班主任的个人身心健康与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其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等措施都能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使教师获得职业荣誉感。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而班主任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中职学校的教育水平,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加强师资建设有利于解决目前中职教育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提升中职学校教学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技术过硬且综合素质高的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忠渝.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初探[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 (14): 174-175.
  2. 张钧, 蔡文伯. 新时代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突破[J]. 职业技术, 2024, 23 (04): 14-1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