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围研究
杨秋敏
广西百色市百色中学 53380
摘 要: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进入高中以后,古诗词学习从以背诵为主、简单分析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为更高维度的诗词赏析阶段,其教学目标和内容都有了质的变化,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是更大的挑战。因此,语文老师需要正视目前存在的教学困境,采取多种手段有效完成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突围
一、 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许多老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始终坚持以带着学生逐字逐句解析原文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乍一看似乎可以减少课堂的不确定性和老师的课前工作量,但是长远来看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教师由于知识储备有限,一些教师会过于依赖课本,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往往按部就班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授课以避免涉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和领域,这种方式导致课堂氛围死板低迷,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由于阅历和年龄的限制,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都有限,将学习古诗词视作一项枯燥的任务。
二、针对高中古诗词教学困境的有效策略
(一)多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这类传统文化板块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丰富的知识储备是高中语文老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底气和支持,可以帮助老师化腐朽为神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高中语文老师古诗词知识储备亟待提升这一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应当在日常教学考核加强考查教师古诗词储备以及对古诗词单元的教学情况,以此引起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其次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古诗词教学研讨会,让老师在相互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学校还可以经常开展古诗词朗诵会,让学校老师都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去分享自己在阅读古诗词时得到的心得和感悟,以此提升老师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应当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主动积累古诗词相关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更好地服务于古诗词教学。
(二)创新教学思维,转换课堂主体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带领学生通过品读作品内容走进作者内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下不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部分教师未能明确教学目标和自身教学职责,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只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和答题正确率。针对这种现象,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思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真正学懂古诗词。例如在学习《春江花雨夜》时,由于诗篇较长,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老师在授课时可能会漏掉一些细节或是忽视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问多答,有不懂事要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有感悟时也应当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诗词创作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例如在学习《登岳阳楼》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些游玩经历,然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并通过模仿杜甫这首诗的写作手法等进行创作,创作完成后老师可以开展创作分享会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相互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创作和分享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诗词对于记录作者所见抒发作者所感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创作出一首优秀诗词的不易和艰辛,从而更加敬重文学大家并珍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古诗词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在理解和学习上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创新思维、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效率。例如老师应当调动身边可利用资源以辅助古诗词教学。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课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苏轼的生平和代表作品,以便在课堂上可以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关于新课导入,老师可以播放这首词提及的赤壁之战相关影视作品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升专注力。而在古诗词教学必备的朗诵环节,老师应当播放相关优秀作品供学生参考,让学生在了解了正确停顿方式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模仿和创新。另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等方式演绎诗词内容,具体操作时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然后在班会上同一演出,再由全班同学共同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并予以奖励。而在课堂之外,老师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创建一个学习分享小组,鼓励学生将平时学习到的教材以外的古诗词分享到群组,可以附上自己的理解,也可以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意识到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实现古诗词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面对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时,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实现古诗词的历久传承。
参考文献:
[1] 刘玮.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围研究[J].中国当代教育,2016(33)11.
[2] 彭必德.浅谈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J].知识窗,2019(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