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的实践探讨

摘要 【摘要】摘要:由于素质教育意识在我国人们思想中的逐步形成,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逐步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高中生物课堂涉及知识面广泛,涵盖了生物圈、生态环境、遗传因素、DNA/RNA、转录和逆转录等多方面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一直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任课教师们应积极加强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手段,从而逐步打造符合学生的高效的、多元化的高中生物课堂。
DOI
作者赵洪岩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的实践探讨

赵洪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由于素质教育意识在我国人们思想中的逐步形成,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逐步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高中生物课堂涉及知识面广泛,涵盖了生物圈、生态环境、遗传因素、DNA/RNA、转录和逆转录等多方面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一直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任课教师们应积极加强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手段,从而逐步打造符合学生的高效的、多元化的高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

引言:

高中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涉及生物遗传和动植物体内生理反应、生态学知识等内容,以重实验和强理论为基础。生物作为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是我们教师和家长、学生都要重点关注的学科。素质教育在新课标改革后进入了教育新时期,教学理念和手段也日益成熟,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念日趋深入人心。对此,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为根本,创新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高中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热情,引导将知识与应用双重提升[1]

一、注重在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模式中,分层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最能突出人本观念的。分层教学强调突出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联系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把握素质教育改革目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多层次的教学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行为更加行之有效。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普适性的教育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知识接收方面和思维能力方面均有一定差别,因此,我们高中生物教师要通过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让基础差的同学“吃得饱”,让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吃得好”,让优秀的学生“吃得优”,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的教学目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2]

例如,在进行“细胞呼吸”内容讲解时,就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关注基础知识的记忆,帮助他们记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发生场所和产物都有哪些;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则要求对于细胞有氧呼吸三大阶段都发生什么反应、在哪里进行、有无能量释放等内容进行记忆;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在此基础上强化他们对于细胞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具体应用,像包扎伤口为何要用透气纱布、花盆要经常松土的原因、酒和醋都是如何酿造出来的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所得。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不断发展的时代和社会对新时期人才提出的要求。单一型人才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才是大势所趋。而培育这种人才,需要教师采用合理教学手段,针对每个学生学习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也要做到课堂效益最大化,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结合信息技术构建小组合作课堂

生物教师需要改善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能够通过讨论过程而逐渐体现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时,不断收获丰富的学习思路和学习经验。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交由学生来进行自学,让学生通过对定理、定义等内容的推导和理解,从根本上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只有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够对学习过程产生正确的认知,不断地挖掘高中生物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快乐[3]

举例来说,教师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在课堂上展示自然界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以及五彩斑斓的植物,然后再播放各种生物濒临灭绝的景象,与影视素材形成对比。也可以播放《可可西里》这种宣传藏羚羊保护的影片,同时与学生展开互动,向学生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对生命造成怎样的危害等问题。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通过多媒体影片中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看到各种破坏环境导致生物濒危甚至灭绝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能极大地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更好地树立“生命观念”,触发学生强烈的共鸣。之后,教师在授课时便可以针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一条清晰的学习思路,并且,在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些能够引发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逐渐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来面对以后的学习。教师还要注意将零散的知识片段串联起来,构建成有效的知识网络框架体系,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让学生获得思维延展和向上延伸的学习空间,提升对生物科目的理解应用能力,而且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能够加强课堂上的互动程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加强对实验教学环节的具体应用

高中生物这门学科自身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要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实验环节上。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加全面的生物知识,加强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具体实践应用。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更多的生物实验,体验生物实验的整个过程,以此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教材上的生物知识,并将其合理、正确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之中。

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讲授到《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这一章知识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对实验作出假设以及验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中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

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师,要努力使自身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从而在尊重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角度上创设更具多样性和优质化策略,帮助学生高效地获取有关生物的知识与技巧,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良好地发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裘瑶瑶.浅议如何实现高中生物多样化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70.

[2]刘光校.浅谈高中生物多样化教学模式[J].情感读本,2019(24):55.

[3]杨洪春.浅析高中生物多样化教学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5):8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