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当下信息技术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与巨大挑战。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严峻的时代,若不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则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而学会主动学习的人,则会适应社会,因此,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是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以高中化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DOI
作者王仕真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8卷9月第18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探究

王仕真

四川省 简阳中学  

摘要:在当下信息技术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与巨大挑战。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严峻的时代,若不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则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而学会主动学习的人,则会适应社会,因此,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是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以高中化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方法探究

引言: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念,改变被动接受知识这一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探究,在传统的学习方式基础之上,大力推进教学创新,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其中自主学习是其重要组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由学生自己来管理。将其放在高中化学学科具体剖析,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确定自己的化学学习目标和化学学习内容,并结合自身学习情况以及外部教师教学进度进行学习进程把控,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技巧,在开展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与控制,最后进行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与反思归纳。

在自主学习能力之下,有3个能力的划分,包括学生的计划和选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正确选择学习策略能力。计划和选择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并根据自身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兴趣发展、学习条件等,再结合教师所给出的具体学习任务,准确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自我控制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顽强的意志力,在不受外界强行约束的条件之下,坚持自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判断选取学习方式的能力,具体是指,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已逐步了解和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当时学习的教学环境与教学目的,通过自我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任务,学生选取正确恰当的学习方式,可使其学习成效事半功倍,更是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敲门砖。

二、高中化学阶段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新课标下对于学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学生应正视自己的学习地位,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而非教师,学生应主动去摆脱自己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将自己看作学习的主体,让自己成为知识的处理器而非储存器,充分发挥在化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与生活相连接,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2.增强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各行各业中对人才的要求均有所改变,他们更看重人才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基础则是人们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阶段作为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最好的时期。于高中生而言,他们从高中阶段走向大学阶段乃至社会,为了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和成就,就必须要学会自主学习,学习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以保证自己在社会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大浪淘沙之中不会被社会所排斥,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并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高中化学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策略

1.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性,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实验环境,带领学生一起挖掘实验资源,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其能够自主探索与思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如,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开设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首先让学生去预习实验流程,充分了解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认识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药品种类,了解其相关的危害性,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若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的记录下来,以便在课上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教师进行询问,提高课堂学习氛围。以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中的实验为例,首先在课前预习阶段,要求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之后在课堂之初发放阅读材料,让学生回顾知识点,回顾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原因,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之后开展自主学习,以离子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钡的电离反应为例,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活动情况,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现象分析与结论探究,分析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三种情况表明了什么,最后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的过程结束之后,学生是否可以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实验结束之后,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训练,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的自我评价。

2.向提供高效自主学习策略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密切联系,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选择不恰当的学习策略,则很容易出现学习效果差、学习成果不理想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在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更需注重学习策略的选择。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若想要有效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策略,为其提供可选择的有用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与认知在其所处的环境中,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其学习效果的达成。

对于学习策略的灵活掌握程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先认识该学习策略,之后体会和应用该学习策略,并取得相应的成果,最后再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品味其中的精髓,最后才能掌握该种学习策略。例如在有机物的学习中,以“乙烯”的化学性质学习为例,乙烯的特殊结构造就了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学习乙烯时需要用到以结构为中心这一思想,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乙烯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去了解乙烯分子结构中的碳碳双键,认识到碳碳双键是极易断裂并发生加成反应,以此为突破口,得出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后再学习“乙炔”时,让学生以学习乙烯的方式去进行学习策略应用,抓住乙炔的碳碳三键,特殊结构,分析乙炔的化学性质,以结构特征推出其化学性质。此外一个反向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中反推出它的结构,”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认识另外一种化学学习策略,活跃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应当重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高中化学学科这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之中,更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独立自主开展化学实验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从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以及提供有效自主学习策略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支环生.关于加强高中化学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分析[J].学周刊,2022(30):91-9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30.030.

[2]徐海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智力,2022(13):135-138.

[3]刘国燕.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2(04):20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