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佟静
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
摘要:单元写作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新高考的地位中非常重要。新课标主张应“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它也是新教材单元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是重要内容。新高考“考教融合”的命题理念也体现了完成单元写作任务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应重视新教材单元写作任务,认真完成好单元写作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教材 单元写作 读写融合
基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应重视单元写作任务的完成。本文以高一必修第六单元写作任务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写作教学的读写融合策略,分别从新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分析读写融合的意义与可操作性。笔者发现,教师们不够重视、不能较好地开展单元写作的教学。原因有三:不理解新教材单元课文和写作任务之间读写融合的编排特点;不能将单元课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目标相融合;未能围绕读写融合开展写作课堂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单元写作教学的效率,笔者尝试运用读写融合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试结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一第六单元的单元写作教学,阐述本人的实践及探索。
一、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的写作教学之归因分析
在传统的写作课中,写作的教学常以教材引导同学进入写作的环境,虽然有了写作的场景,但是写作的内容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很少能真正的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思想。在单元学习任务语文写作中,写作的教学是以个体为中心,以情感为导向的。让同学们从自己喜爱的主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开始写作。限制减少,提高了作者的主观觉悟,唤起了创作的渴望,使创作的主体由“无我”向“有我”转化。写作题是老师决定的,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毫无疑问,被动地接纳了书写。而单元学习教学任务,例如,挑选一篇自己喜爱的诗词,在团队中进行背诵,并根据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朗读。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热情和写作的热情,同时也能为学生带来大量的写作材料。
二、大单元学习任务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围绕读写融合开展写作课堂活动
在上写作课时,应紧密围绕读与写的活动开展,提高教学效果。但阅读活动受重视,写作活动不受重视。原因是写作用时长,反馈慢,难度高,而课堂时间有限。笔者认为,虽然有难度,但如能将读与写的活动融合于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用表格大致呈现写作课的读写活动是如何融合于课堂中的。由上表可看出,首先,此节课紧扣一个学习目标开展读写活动:读—写—再读—再写。两次读的时间在10分钟;两次写的内容不多,微写作、小片段或提纲式的写作。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读和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写好整篇作文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读写活动融合于课堂。在写作课上的读是服务于写作的。如活动一与活动二,就是让学生梳理课文“先破后立”的结构,然后借鉴运用于《“劝学”新说》的写作中。反过来,也能以写促读。如活动二与活动五。这说明围绕读写展开教学活动,做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二者的关系,使上课的过程紧凑严密。最后,可以用量化表评价学生作品。作文量化表是指对作文的标准用分数进行评价的表格。使用量化表可以使学生作文的评价有据可依,让学生也能参与评价。对于此单元的作文,笔者分别从主题(20分)、结构(20分)、论据(20分)三大方面评价,发现得益于读写融合,学生作文都写得不错,得分都在45分以上,得分50分以上的人数比以往都多。
(二)单元课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目标应读写融合
余党绪老师认为“提高以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能力”,林明老师在《融合:自媒体与专题读写活动教学》一书中也认为:“读、写、秀,既是教学活动的三个环节,也是教学的三种方法和手段,还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阅读是基础,没有读,就做不到有感而发,就不能触景而作;写作是吐纳,是独立的自我情感的抒发和自我思考的呈现。”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应被动地学完单元课文后才思考写作任务的教学设计,而应将阅读与写作两大任务的目标统筹安排。利用单元课文与写作任务的融合关系,在设计阅读课文的学习目标时,就要考虑为写作任务服务。如果写作的学习目标是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那么笔者建议利用《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开展群文阅读,学习驳论文中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为学习写《“劝学”新说》作铺垫。而在写作指导课上,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具体的写作指导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单元课文的学习目标与单元写作的目标统筹融合,紧密衔接,可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就根据这点来做此单元的写作教学设计并上课,发现此次学生的作文构思清晰。这说明,教师愿花时间精心做写作教学设计,定能收获颇多。
(三)理解新教材单元课文与写作任务之间的读写融合
在内容上,新教材语文单元设计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题的形式选编单元课文与设置单元写作任务。课文与单元写作任务主题相同,有诸多好处:阅读单元课文深入理解主题,将作文写得更深刻;学习单元美文的优点,活学活用于作文中。单元课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完成单元写作任务打好基础,而写好单元作文为单元课文的学习画上圆满句号。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习之道”,单元写作任务是:“……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课文到写作任务,主题相同,从读到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认为“要重视阅读与表达的转化,让阅读成为学生表达的资源”。通过精读课文,学生对“学习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写《“劝学”新说》时会有所反馈。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论证特点,高一学生能写出更规范的议论文。因此,我们应重视单元课文与写作的融合关系,写好单元作文。
综上所述,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读和写是能力,是目标,更是策略,二者有紧密关系。在写作课上,如能牢牢依据这一点,从整个单元课文与写作的读写融合关系、从读写目标的互相依托、从课堂读写活动的融合上开展写作教学,或许能帮助解开如何上好新教材写作指导课的疑惑。
参考文献:
[1]邹钱华,安丽娟.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大单元教学实施探究——以必修上第二单元“劳动光荣”专题为例[J]. 教育观察,2022,11(32):113-116.
[2]张宁建.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