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李霜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中心幼儿园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幼儿平稳地进入小学生活,实现幼儿园至小学的过渡,对幼儿未来各阶段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但幼儿教育问题并不是幼儿园单方的责任,家庭教育也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幼儿园要激励家长,促使家园合作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文章联系幼儿教学实际,简要探讨了家园合作视野下,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希望对有关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合作;有效策略
引言: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良好的教育可以为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以往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更侧重于“育”而非“教”,换而言之,教师更倾向于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生活习惯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与小学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1]。为了避免幼儿在步入小学校园后不适应,教师应采取家园合作形式,重视合理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一、家园共育对幼小衔接教育的价值
(一)实现幼小衔接良好过渡
家庭教育理念对幼儿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想幼儿能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在幼儿阶段就务必做好铺垫工作,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使其步入小学之际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幼小衔接的价值就是做好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教师和家长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一培养应从思想认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维度全面展开,进而实现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良好过渡,让幼儿快速地融入小学的教育环境里,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2]。
(二)辅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这一过渡时期的转化,是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本身出发来展开的,这对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价值。幼儿教育在即将步入小学阶段之际,就应该适度地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内容,在教育方案的策划上要极具针对性,有意识地让幼儿逐渐去适应小学阶段的时间规划和学习模式。这一环节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因为幼儿的一些行为活动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幼儿园,自然也要依据小学教育时段的时间安排开展。由此可见,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植入,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充分彰显出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共育的重要价值。
二、家园合作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整思维,树立家园合作观念
一是幼儿教师应考虑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产生的浮躁心理,给予家长科学的引导,帮助家长缓解不安的情绪并解决家长的困惑,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方向的准确性。二是引导家长对幼儿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做到深入分析,并正视幼儿的不足,根据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分析与教育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幼儿才能带着自信心和阳光心参与不同难度的学习。三是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析幼儿成长中凸显的特点,意识到时间意识的培养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3]。因此,幼儿教师应帮助家长制定科学的时间表,在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成功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家长与幼儿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达幼儿园,不再过于懒散或频繁迟到。四是家长应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幼儿教师将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对活动时间进行科学调整,使幼儿可以在循序渐进的方式下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家长与幼儿园沟通,掌握幼儿衔接工作的目标,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二)丰富幼小衔接的合作活动方式
虽说家园协同下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方式有着多样的选择,但是无论是什么方式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以家长会为例,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但是部分家长却因为工作原因而无法参加。所以教师就需要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出最具可行性的活动方案以及开展方式,确保家长以及教师能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交流。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网络会议的方式,将家长会上讲述的内容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家长会的时间成本,也能为家长提供更加灵活的参与方式,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与教师进行主动交流,从而为双方提供更大的便利。
(三)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幼小衔接工作的大力开展,需要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实现。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做出全面与详细的分析,了解幼儿衔接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开展幼儿教育,达到幼儿衔接工作的目标。除此之外,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全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共育,在多方配合下实现教育一体化,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夯实基础。例如,幼儿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养成会受到家长的直接影响,幼儿往往在家长的培养与指导下成长。那么,在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中,家长需引导幼儿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可以按时看新闻,也要按时起床或洗漱。例如,对于幼儿不正确的坐姿或者习惯,家长必须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教育中的主要内容,通过家长的督促,使幼儿改掉坏习惯。
除此之外,幼儿园应更加重视幼小衔接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深入沟通,从而在家长配合下完成幼儿专注度与纪律性的训练,幼儿才能集中精力去探索自身好奇的事情。例如,幼儿在家中拼装玩具时,家长不应打扰幼儿,而是给其足够的时间,使幼儿可以集中精力完成拼装游戏,对其专注力做到有效强化。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家长心理方向的变化,引导家长率先完成角色认识的变化,获得健康成长。
结束语
总的来说,幼小衔接是教育整体改革上的一个重点,关系到幼儿能否顺利地度过幼升小阶段,也关系到幼儿身心能否健康地发展。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地与幼儿家长沟通,构建家园共育模式,并分析当下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基于小学与幼儿园教学上的差异,不断寻求符合实际发展的幼小衔接策略,从而帮助幼儿顺利解决过渡期间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君.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J].幸福家庭,2020(12):15.
[2]袁嫄.家园互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思考[J].好家长,2020(42):7-8.
[3]王莉. 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策略个案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20.DOI:10.27833/d.cnki.gjlhw.2020.0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