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唐宁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二小学校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育目标。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十分广泛的语言类学科,不仅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面,还能够作为一门技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开拓一条多样化的道路。而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语言性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能够再以传统教学中一味灌输学生英语知识的方式教育学生了,而要革新自身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就浅谈一下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与交流载体,俨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来频繁交流的语言工具之一,学好英语,不仅能够开拓自己的世界文化视野,还能够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寻得一份牢固的保障,因此,英语的有效教学十分有必要。随着新课标对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对小学英语老师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核心素养包含的范围很广,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承担着传递知识的职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能力与技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 、巧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十分适用于小学生,因为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一味地以书中抽象枯燥的知识作为载体展开教学,学生的理解力跟不上,基础就打不牢固,很不利于以后的深度学习和发展。相反,如果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基托,将书中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亲近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把握英语的正确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以“At the zoo”教学为例,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生活化情境。在正式上课前,老师先播放一些动物的音频,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动物,回答正确后插入相应的动物照片和英语单词,以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老师再利用Flash 制作一个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一边观看动画,一边用自己学过的英语语法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场景,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不论对与错,这样的拓展训练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老师再教授在这节课新的单词和语法句型:tall、 fat、short...“Look at...?”“It is...”让学生学会这些单词和表达,并结合自己学过的旧知识,重新组织语言,对应着情景图再完整地叙述一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二、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开口交流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其应用是双向性的,在引导学生主动开口交流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首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口语进行授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中,去真实感受语言沟通的魅力,了解语言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其次,在展开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化,每个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基础和水平,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肯定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积极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鼓励他们大胆开口交流,消除他们的学习顾虑,培养学生敢说、爱说、善说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以“My week”,的教学为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英语谈论兴趣和课程以及周末活动,老师在新课教授结束后,对本节课的“What do you have on...”“I have...的语法句型展开对话交流练习活动。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照不同水平的差异性均衡合理地进行分配,一个小组内至少保证有一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基础差的学生一起用英语交流,老师可以在旁边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在让他们在给予现有的水平上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学会真正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学科,毕竟对于从小接受母语的学生来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语言思维能力,尽管现在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接触到英语了,但是这时候的英语只停留在最简单的表层知识,而且没有外部语言环境的加持,并没有达到很好的理想效果。到了小学阶段,正式开始课系统的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带入母语思维,这对于外语的学习有一定的阻碍。因此,要想学习好英语就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从文化品格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学习用英语思维进行相关语言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要适当地传递西方文化的内容,当然,这种知识的传递要建立在爱国主义和过国家文化思想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本质与核心思想,并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纠正学生的语言思维,学会用英语的思维展开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品格。[]
例如,以“Look at me”一课为例,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How are you ”和“I am fine,thank you”、“very well,thank you”的问候表达方式,这样的问候其实在英语国家的实际应用当中并不是很合理,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才用的是中文思维。所以,英语老师要为学生拓展更多英语国家在实际生活汇总对于问候的表达方式,补充更多的情感问候表达句式,为学生讲解这种问候的表达意义是什么,告诉学生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和运用这种实际表达方式才能够真正贴近他们的文化,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这种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也是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因此,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摸索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萌.创建有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J].黑河教育.2020(10)
[2]王建花.试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语言运用策略[J].学周刊.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