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错题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 【摘要】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为复杂,且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总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记录,把错题全部记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发挥错题本的有效功能,让学生可以养成自主进行错题整理的好习惯,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不断积累中获得知识水平的提升。
DOI
作者叶吕宏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38卷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错题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叶吕宏

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校408314

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为复杂,且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总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记录,把错题全部记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发挥错题本的有效功能,让学生可以养成自主进行错题整理的好习惯,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不断积累中获得知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本;运用研究
  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成了推动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便需要让学生积极运用数学错题本,优化当前数学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温习、反思错题,让学生根据错题本,提升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知识。以下便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本的实践性运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通常会缺乏系统性和结构性,导致其易错知识点过于密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易错题型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错题专项,做成错题本,并将此进行深入讲解,有效遏制学生在解题时的错误概率。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积极主动梳理错误的问题,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指导,剖析汇总错误的缘故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就可以运用错题方法。ax2+bx+c=0为方程公式,其易与二元一次方程混淆,所以,学生可以将两种方程式进行对比整理,并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好归纳,体现在错题本上。这样就可以对两种概念有了完整的认知,在解题时也不容易产生分歧。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在作业的同时,反思自身的学习方法,找到思维误区,通过专项训练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或者在教授《二次函数》时,学生存在着解答类的问题,也存在着计算类的问题,同时存在着不懂得如何学以致用的相关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和衍生对于学生都是不利的。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模式,更加懂得如何解答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在每一次的解答中都能收获相应的学习营养,且能善于解答典型的二次函数的问题,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能消除阻碍,让本人的内在活力得到迸发。

、对错题进行归类,提高学生做题严谨程度
  在一个学期中,很多同类型的错误可能会出现很多次,如果没有对错题本中的错题进行分类,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错题本的复习,因此,要对错题进行归类,在归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比较推荐的分来方法是,首先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之后在通过错误原因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错题本的复习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哪块儿知识点的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在哪块儿知识的计算上容易出现错误,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后续学习,真正地达到素质化教学。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会进行大量题目的练习。在学习完该板块后,可以在本子上为知识点留下适当的位置,将它分为“计算不细心”“审题误差”“知识点记忆混乱”三类,在出现错题后,分块记忆,为了方便该项工作的进行,可以让学生用活页本记笔记,方便快捷。或者在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进行教学时,要在让学生明确五个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后开展错题教学,利用网上查找到的错误类型题来发展和培养学生判断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重点关注三角形全等类型数学题在解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定理使用错误、思路错误等,以此有效规避和减少之后学生在独立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各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错误的产生原因,鼓励回答正确的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看法和见解,帮助回答错误的学生渡过难关。
三、记录方式方法有讲究
  错题本的记录和整理也蕴含着很大的学问。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分模块记录,将错题本分为几个模块,有记录因为不认真出错的、有记录不会的题目或者按知识点进行分类等等,比如《二次一元方程组》这一模块,学生可以将错题分为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模糊还是解法不熟练或者应用不灵活这几个模块。这样学生在后期翻阅时也会有侧重点和条理性。对于不认真出错的,学生要用笔写下具体原因,起到提醒自己的作用。而对于不会的题,学生在记录时要清楚的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写到本子上。有些题目答案上还会衍生出特殊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生应该着重记录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加粗来引人注意。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有的数学题目题干过长摘抄下来会浪费学生一定的时间,对此,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们遇到此类现象可以将题目剪切下来,直接用胶水粘到本子上。不管用什么方式去记录错题,需要注意的是,也是老师们应该重点告诉学生的问题:切忌做表面文章。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有的学生记录的很清楚但是不能充分运用,不去做深入的思考和举一反三,只是将目光集中在这一个题目。出过的题目是不会再出原题的,所以学生们要掌握举一反三的本领,灵活的看待问题,要真正地从错题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规划错题本内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错题本的正确建立是使用错题本的关键,对于错题本的建立,首先,要将错题摘录到错题本上,当错题内容较为繁杂时,可以剪裁、粘贴方式完成对错题的摘录。错题摘录期间,要清晰记录整个题目的解题过程,便于日后反复查阅。其次,在错题本建立期间,要清晰标注数学题目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并梳理好错题原因、正确解答方法,详细注解错误之处。对于错误点的记录,可用红笔标注,以起到警醒作用。例如,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求解3x+2=8+x。方程求解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刚学习过代数式数学知识点,已经习惯于使用连等号,进而出现了错误书写情况。于是,就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将这一道练习题摘录到错题本上。摘录时,学生们清楚标记了这一道数学题的错题原因是“书写错误”,方程正解是移项得到3x-x=8-2,再由2x=6得到x=3这个正确答案。同时,在错题本建立时,学生们使用红色笔对错解进行了标注,在进行错题本整理时,首先可以巩固已学习知识,还可以使自己的学习弱点和难点一目了然,并将其及时改正。通过错题本的建立,学生们加深了对这一道错题的记忆,解决了方程变形和代数式变形混淆的问题。
  总而言之,错题本这一实用性强的学习工具,其价值远远超出错题本身,如果得到充分利用,将对学习效果带来质的改变。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便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对错题本进行运用,合理地对错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加深学习的印象,能够及时地翻看错题集,总结自己之所以出现错题的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登燕. 浅谈错题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学周刊,2023,(09):85-87.

[2]张剑荣. 借助错题本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2):29-31.

[3]司淑萍. 初中错题本的有效建立与使用方法的指导策略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8):134-13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