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近年来的教育部相关文件当中,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开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而,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对于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思想品德培养要求,围绕着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制定了相应的德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求达到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DOI
作者张清茹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10月20期
出版日期2023-12-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张清茹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

【摘要】在近年来的教育部相关文件当中,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开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而,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对于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思想品德培养要求,围绕着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制定了相应的德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求达到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教学;小学德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开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不仅仅是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开端阶段,更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的重要培育阶段。在小学教育当中,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相应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本文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研究小学德育教学的相关路径。

一、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

小学的德育教育是一门建立在长期教育,相对于结果更加关注教育过程的教育任务,不同于传统课程的可量化性,小学的德育教学难以进行量化,即使当前有部分的学生针对高等教育、中学教育提出了德育量化的教育应用观点,但是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需要考虑到学生自身还处于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正是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与世界观养成的基础阶段。这就要求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紧密地围绕着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德育教育过程,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下,小学德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与综合的教育过程与内容,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下,进一步强化小学德育的教学路径与教学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二、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路径

(一)利用课堂主阵地开展德育教学

在小学德育教学当中,课堂是最为核心的教学场所,学生绝大多数的受教育过程都是在课堂上开展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营造相对单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集中精力,获得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中,作为教师需要时刻地关注课堂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紧密地结合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在课堂上之上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内容,借助于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加学生对于具体的德育素养内容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的内容讲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开展辩论赛、故事分享等教学活动,充分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核心素养基本点,为学生阐述相关教学活动背后的德育品质,给予学生正面的教学导向,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建立起相应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成长。在利用课堂主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要充分地考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结构的差异性,给予符合学生学习阶段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德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二)应用多层次的德育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针对学生的全面深化发展,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概括性地开展对于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活动。核心素养的内容涵盖面丰富,可以分为三大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在三大方面下又细分了六大素养,继而分化出十八个基本点,全面地深化对于学生的培养活动。在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中,主要是围绕着核心素养中十八个不同的培育方向来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应用活动。德育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更加关注的是教学的过程,而非教学的结果,过程导向下的教学活动需要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下,小学德育教学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入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地应用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影视教学资源,借助于影视动画来扩展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制定相应的合作学习内容,如对近代英雄人物的收集,让学生制作英雄人物卡,将相关人物的生平、背景、品德学习意义等进行资料汇总,引导学生对榜样进行学习。在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内容,同样是在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的培育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安排。在微观层面上,小学德育教育需要通过明确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国家认同、有着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小学德育教育围绕着学生个体成长中与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是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设定好教育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正确的方向引领下,逐步形成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学习掌握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学会甄别,引导学生坚持真理,不被不良信息所诱惑,帮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晓亚. 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刍议[J]. 华夏教师,2022,(20):33-35.

[2]刘玉霞. 依托红色文化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索——以万松园小学为例[J]. 教育观察,2022,11(20):85-87.

[3]陈万德. 利用节假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J]. 甘肃教育研究,2022,(06):112-11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