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对策

摘要 【摘要】数学教育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的。小学学生的独立意识有待加强,其思维发展进入加速阶段,此时学生在解题中倾向于“套用公式”,容易固执己见,盲目拒绝他人的建议。教师应依托数学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不同的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应接受教师的建议,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由此掌握解题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DOI
作者祝英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2期
出版日期2024-0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对策

祝英

眉山天府新区兴盛学校

摘要:数学教育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的。小学学生的独立意识有待加强,其思维发展进入加速阶段,此时学生在解题中倾向于“套用公式”,容易固执己见,盲目拒绝他人的建议。教师应依托数学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不同的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应接受教师的建议,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由此掌握解题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对策

常规化的数学教育体系总是比较沉闷的、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高度符合法度,但是这样的教学课堂也是往往缺乏变化的。教师对此要保持足够的警觉,使用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去改变。小学数学中出现的知识是相对比较恒定的、刻板的,当教师用人力来传递这些知识的时候,学生也往往听得乏味无比,觉得甚是无聊。因此在小学的各个课程的统计中,数学总是让人比较反感的,甚至是排名为最不讨人喜欢的几门课程中的一种。教师要对此不断完成好相应的反思,从而能打造出更为得体的教学新模式,使得学生能在学习和研究课程的同时,对于数学产生全新的感悟和认识,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数学学习者。

一、创设良好情境,获得教育体验

情境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真正地学习知识,获取经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情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采用良好的教育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科成绩,本人性格,认知水平等等进行整体教育的调整,将教育宗旨积极的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或者学习过程中了解的与教育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育不够完善,教师在课堂开始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师可以引用一句话提起学生的构思兴趣,“一秒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一小时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等这种问题让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在这样的思考和对比之下,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时,分,秒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出相应的题目,看学生一分钟可以做几道题,一小时又可以做出来几道题。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学生了解到时间的紧迫,以及如何合理的运用时间,教师还可以提出几件事情让学生排列优先顺序,或者如何将两件不冲突的事情同时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和如果节省时间。

  • 认识学生差异,针对性进行教学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也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际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秉持着正确的教育观念,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那么在教育的阶段中教育都是面向学生个人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到有针对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是处于个人能力的培养阶段,那么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都会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的阶段中,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并且在整体的课程知识内容的进行中,将此种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表现。

三、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而且也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与学生加强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学习《比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自制小表格来统计班级同学们的身高。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不能够用准确的数字来计算身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统计班级同学们身高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自制小表格进行统计身高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实践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衡量标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与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在实践中达成,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应遵循综合性原则。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融入一些跨学科知识,让学生在一种综合性的问题探究中实现发展,获得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应顺应历史的发展,推动教学的改革,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得到趣味,认识到数学本身是发展的,教师要懂得数学本身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很多的数学定理都是在其他定理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增高的。教师要善于用数字教育去驱动学生不断优化和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森东.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南宁论坛论文集(二).2022:64-68.

[2]朱冉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20:1432-143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