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探析
石海英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
摘要:如今的现代化社会在飞速的向着信息化发展,信息化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生产生活等都能看到信息化的影子,当然也包括当今的教育事业。“数学”的教学形式改变就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之一,怎样将抽象的数学原理融合信息化的方式来表达,使学生更好的吸纳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并且能从中获得启发和进步,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数学;教学
教育信息化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信息化,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对任何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探索中,将教育信息化与各科课程结合起来,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步骤。纵观初中课程,抽象的数学教学与信息化的结合是科学且理论实践度相当高的一种方式,它将为教学信息化的探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一、模拟实践,形象内容
教学信息化是一种以科技手段,方便学生学习,更快的理解章节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其适用的教学场景极其广泛,具体可以分为文字图像化和模型演示两部分。文字图像化是第一步,数学的教学大部分都是先结合书本例题理解章节所列出的原理,规律,再通过课下的习题巩固练习来吸纳知识。但大部分逻辑思维不高的学生往往在理解和认识原理的过程中间,就已经受到了阻碍,晦涩抽象的文字性内容难以用言语具体描述的时候,教学信息化的出现就能大大简化学生理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一次,二次及反比例函数时,其中涉及到的定义如“函数定义域”问题,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等等这些比较拗口和难以直接理解的文字性内容,我们就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用具体的图像演示定义域所表示的范围,三角形的假设图等,帮助学生更容易的来理解原理内容,从而更快达到章节入门的目的;模型演示部分则是进一步的深化理解,加以运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有效理解数形结合后,会节省很多学习的时间成本,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章节时,直接让学生通过公式定理来直接理解,就会显得十分“干”,但如果加上教学课件和工具的辅助,学生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看到函数运行的路线,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总结规律,推出公式,就会大大加深学生的记忆,在之后的习题变形中也能更灵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简化,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引导探究,培养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也不仅仅是方便理解这一项,同时更是为学生考虑。数学作为一种较为枯燥的课程,大部分学生对其是难以提起极大兴趣甚至于去主动探究的,但学生本身对于信息技术的新鲜感就会大大减轻对数学课程的枯燥印象,相比于静态单调的板书,色彩鲜明和动态的模型演示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将精力放到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化可以有效的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化为主动,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研究和推理中进一步巩固章节内容。例如在《勾股定理》这一章节中,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师在课堂中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三角形是否是锐角,直角或者是钝角三角形?”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操作,通过思考的过程,发现规律,总结原理,最后在教师带领下反思归纳,得出结论:“如果2a+2b=2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2a+2b>2c,则△ABC是锐角三角形。 如果2a+2b<2c,则△ABC是钝角三角形。”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各种解法,用不同的解法来证明已知的结论,从而获得灵活运用定理的方法。同时,学会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思考,学生也能有效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变式的思维能力。
三、整合优势,归纳成果
在数学教学信息化的探究中,信息技术手段无疑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包括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加强课堂交流互动,自主探索等优势,但同时,教学信息化的变更也有一定的弊端,如使用信息化手段会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到多媒体课件等其它部分,无法专心于课程内容,同时,比较于传统教学方式,这样的信息化教学一定程度上会拖慢课堂进程,导致节奏缓慢,学生思维难以跟着教师走的问题。针对这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我们就要适时改变,找准教学内容所适合方向,循序渐进的整合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首先,我们要分析数学教学大纲中的章节内容,选取适合信息化教学的部分进行准备,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用于信息化教学,作为偏向于辅助化的教学方式,学会“当用则用”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案;其次,就是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信息素养,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掌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节奏,而学生也要学会自觉,身边的人也要加以引导,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进步的成果。整合信息化和传统教学的优点,二者交错进行,如《函数》《三角形》等章节的学习,就要结合二者,用信息化教学加深理解,课下的习题巩固知识,时用时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信息化在与数学课程的结合中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最佳的教学方法就是要结合信息化与传统教学的长处,在传统教学中加入新颖便利的信息化手段,结合课本中的考点知识,带领学生自主探究,开拓思维,帮助他们架构数学知识的框架,慢慢积累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会灵活变通,教师也要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更多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吸纳知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解放. 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2021(11):159-160.
[2]俞晓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2021(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