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摘要 【摘要】摘要:核心素养培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化学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让课堂变的更加有趣,灵动,充满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DOI
作者徐巧定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徐巧定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化学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让课堂变的更加有趣,灵动,充满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实验,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的东西”从学科的角度看,高层次学科素养是该学科中最精华的,体现学科独特价值的,对该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从学生的角度看,高层次学科素养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能够沉淀下来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

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发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化学学科特点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确定了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其中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强调的是对科学现象进行发现,探究的过程,通过假设,设计方案,进行相关实验,在实验中学会合作,对异常的情况大胆提出看法。

二.实验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34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实验,第7273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实验的功能,在实验中展现化学的魅力,让实验唱响高中化学课堂的主旋律。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引生入胜,打造趣味课堂,洒下核心素养的种子

将学生“引入”学习的美好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与学成为一个高效又富有乐趣的过程。德国学者有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咽下,若把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在化学课堂上,演示实验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趣味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例: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书本上没有安排实验,学生对这块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可以想办法在这里设计一个实验。

   

配置饱和味精溶液,用两个矿泉水瓶:取盐酸润洗矿泉水瓶1,取氢氧化钠溶液润洗另一个矿泉水瓶2,完美演绎了一场“冰水之恋”,操作简单,实验原料,用品随手可得,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刻得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引”使得教师的角色,教学姿态和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领者。我想只要我们肯去发现,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展示化学的魅力,同时也展示了化学老师的魅力,让学生深深的爱上化学,相信热爱可以战胜一切,让核心素养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

2.动——让学生动起来,创设灵动课堂,促进核心素养的生长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手段,而探究又是化学实验最为本质的一面。实验的探究性本就赋予了化学实验无穷的魅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强调自主性的学生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过程的探究韵味,由此也能让学生产生很强的学习热情。灵动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例:银镜反应

在学习醛的性质时,我将课堂搬到了实验室,边讲边做了银镜反应实验,学生看到试管壁上镀上了一层光亮的银,顿时跃跃欲试,几分钟后错误就暴露出来了,“我的现象为什么没有出来。”此时让成功的实验组和没成功的实验组共同探讨,总结失败的原因。加点15%NaOH溶液实验更容易成功。实验过程中又有同学提出来试管壁上的银怎么洗去呢?这时课堂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有同学预习过的马上提出应该用稀硝酸,有同学马上反对稀硝酸与银反应会产生一氧化氮气体有毒的。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激烈的讨论,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得出可以用FeCl3溶液或双氧水除去银,其中用FeCl3溶液能将金属银除去是因为氯离子的存在生成AgCl固体促使反应Fe3++Ag      Ag++Fe2+正向移动。正准备清洗试管壁上的银时,有同学叹息多可惜啊,要是能带回家就好了,此时灵机一动何不用玻璃片代替试管做一面小镜子给同学留做纪念。学生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跃跃欲试,甚至有同学还想到了用表面皿做哈哈镜。这是多么好的创意!

银镜反应                 镜子                 哈哈镜

 

(试管  烧瓶)    (玻璃片)     (表面皿)

下课了学生还不愿意离开实验室。我想在实验教学中,实验要做到“讲”“思”“做”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教师应有意识地“稚化”自己的思维,降到与学生的思维在同一水平线上,学生组团探讨出问题,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轻松掌握了知识,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思维能力。     

             3. 问——“问”出精彩,成就智慧课堂,结出核心素养的果实。


 有时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得现象,对于这些“意外”,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激发和诱导每一位学生主动的参与处理“意外”,使学生经历深层次的思考,获得了自己主动探索的知识,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生成”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这种“无法预约的美丽”使整个课堂充满变化和灵动,充满诗意和创意,充满智慧。其教学过程如下:

例:

   在U型管中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学生发现碳棒上有红色和白色2种颜色的物质析出?红色的肯定是铜,那白色的物质是什么呢?此时学生对这一异常现象陷入深思。教师再加以引导:“如果把电解质溶液换成硫酸铜阴极会不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呢? 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可以再设计一个问题::以铜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两极会有什么现象呢? 那么如何检验这个物质呢?学生再一次陷入深思。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不要扼杀掉一些“意外”,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设,把这些“意外”利用起来,引领学生从浅层思维走向高阶思维,真正达到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让化学核心素养在化学问题解决中落地生根。

   三、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世界五彩斑斓,元素世界魅力无限。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使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雪云 《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的设计与研究》2019.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