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学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麦合丽亚·木台力甫
乌什县第三中学 843400
摘要:在“五维”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类课程逐渐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些课程对于儿童多方面素养——包括智力素养的影响也成为备受关注、研究的热点话题。据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和对有关研究的学习、分析,围绕“论音乐教学对儿童智力的影响”一题撰写本文,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若干看法和策略性建议,以资诸位参阅、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儿童智力;影响;策略
智力是基于外界信息获取和大脑功能施展而形成的信息分析、整合和有机反馈的素养,也是儿童在发育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成长项目。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针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往往被局限在以语文、数学为代表的文化科目范围内,殊不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同样也在这一领域有着莫大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启动让广大初中音乐教师对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多元塑造功效有了更深、更多的认识,开始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审视、彰显并优化音乐艺术从多元感官渠道开发儿童大脑的作用,同时也为之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可行性的思路和策略,这无疑推动了初中音乐教育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音乐教学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一)对儿童记忆力的影响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仍然以对具体曲目的演唱学习为主要形式,这就意味着儿童在学习音乐时必然要完成一系列的歌词记忆。记忆力是智力的核心组成项目之一,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儿童可以在记忆歌词的过程中不断刺激大脑的信息储存神经,促进脑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强化,从而让儿童拥有更为良好的记忆力。
(二)对儿童感知能力的影响
初中音乐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曲调、节奏乃至不同乐器和声部的搭配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所谓“感知能力”,即凭借外界信息在不同元素上的差异属性来对信息进行类别划分和把握的能力。借助于科学的教学引导,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诸多音乐要素的合理、准确的区分,同时通过能动思维对这些要素的搭配和表达给出对应的反馈,以此来促进自身感知能力的发展。
(三)对儿童社会情怀的影响
一首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中必然包含作者对社会情怀的独特见解。儿童在高质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感知这些具有社会属性的内在成分,并依托于对自身既有社会、生活认知经验的融合而形成对标于普世思维的意识,这些就组成了儿童智力体系中较为高阶的人文思维。
二、通过音乐教学开发儿童智力的具体策略
(一)组织趣味游戏,彰显肢体律动和音乐学习的乐趣
“游戏是聪明孩子的必修课”,据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把游戏当作开展音乐教学的一项载体,根据课程教学的主题、方向还有儿童普遍的趣味取向、水准,有效设计、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肢体律动游戏,使其能够在“玩+学+练+思考”的复合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实现对目标知识、技能的有效理解和能动掌握,同时达成对视觉、听觉和肢体运动等多维感官的潜能激活、融汇,以此来促进其智力的进一步发育。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这一方面活动时必须要遵循“全面”和“适度”的原则,一方面照顾到不同儿童各具差异的条件,另一方面还应掌握游戏的“娱乐性”和“引导性”之间的“平衡点”。
例如对于《喀什的春天》这首歌曲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引导儿童演唱时,根据曲目中所呈现的名词来做出与之有关的仿生动作,如轻轻挥动双臂来模仿北归的“大雁”或者高举双手并缓缓摇摆来模仿迎风的“胡杨”等等,同时鼓励大家在演唱歌曲时将这些动作内容融入其中来以“歌舞”的形式进行小组竞赛。
(二)突出音乐教学对儿童的思维引导作用
智力的开发归根到底是对儿童思维的有效引导,而音乐教学对于儿童智力的影响释放也要以此作为主要的路径。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以及课下艺术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参加更多元的音乐趣味活动,依托于声音刺激、肢体动作刺激和音乐群体活动的协调应激等方式强化儿童的主要官能,使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得到正向的智力引导,并从主观意识上激活、释放儿童的音乐趣味。
例如在每天早晨的活动时间,教师不妨组织大家来到操场或者院落中去“吊吊嗓子”,鼓励孩子们用最为清晰、最有节奏、最为响亮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歌词吟唱出来,锻炼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记忆力和对音调、节奏的把控能力;也可以利用大课间组织儿童开展一些类似于“击鼓传花”的节奏游戏,让儿童对外界信息的应激反应得到进一步的训练;等等。
结束语:
艺术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美艳、芬芳的一朵香葩,能够带给人们以真、善、美的享受,更能推动人类的智慧向更高的方向迈进。初中音乐教师要真正认识并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学在儿童智力开发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价值,引导儿童依托于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向往和对具体音乐知识、技法的掌握来获得更为丰硕的发育成果,从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音乐学习、人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义务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朴美兰.中学音乐教育之我见[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6):32.
[2]刘欣.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关建议[J].黄河之声,2013(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