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文山边疆地区抵边村教育的思虑

摘要 【摘要】摘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有麻栗坡、马关、 富宁三个边境县41个抵边行政村,边境线长达438公里,这41个抵边村都是与越南国家接界,有的村子战时受到战争的影响,教育相对内地比较滞后。
DOI
作者李顺思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云南文山边疆地区抵边村教育的思虑

李顺思

富宁县木央镇木央中心小学

摘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有麻栗坡、马关、 富宁三个边境县41个抵边行政村,边境线长达438公里,这41个抵边村都是与越南国家接界,有的村子战时受到战争的影响,教育相对内地比较滞后。

关键词:边疆地区、抵边村教育、教育思虑

一、抵边村的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边疆抵边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木瓦房变成了小楼房,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或水泥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由梦想变成了现实。村民的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生活迈进,跟随着全国的步伐,抵边村也进入了小康社会。从“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的落地、实施、验收等过程,村里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大的房子是学校,设施、设备、网络等与城市学校差距在不断的缩小,硬件设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幼儿园入学率足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高中入学率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就早早的进入社会,村里青壮年为了生活都逃离乡村到沿海地区务工,村里留下的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一般只是在春节的时候全家人团结在一起,或者是村里有丧事的时候也会回来几天帮忙。在家的老人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主要任务是在家里守家,种点粮食,菜地里种点菜,圈里养一两头猪,照看孙子,或者接送孙子上下学,小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好多孩子父母整年不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缺乏父爱和母爱。一二年级的学生可能听一点爷爷奶奶的话,三四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爷爷奶奶说的话都爱理不采,在家有手机的孩子就是看手机,没有手机的孩子就是看电视,孩子控制力很差,一天24小时,玩手机的孩子大约有15个小时都是花在手机上的,特别是游戏,虽然国家出台未成年人防沉迷游戏新规,各游戏平台也积极的响应国家出台的新规,都控制好周一到周五,周末对未成年人开放游戏的时间,都设置未成年人模式,但对抵边村玩游戏的孩子作用不大。孩子也很聪明,他会想方设法绕开规定,进入成年人模式,甚至有的孩子还会绑定成年人的微信,要么实名登录游戏,要么微信认证登录模式,更为严重的事有些孩子还会绑定父母的银行卡进行游戏充值。孩子沉迷手机,沉迷游戏后,晚上凌晨之前不睡觉,早上10点之前不起床。国家教育五项管理实施以来,学校按照五项管理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学生在学校周一到周五几乎是没有学生玩机的,学生也有足够的睡眠,可是周末到家,缺乏家长的监督,坏习惯死灰复燃。大部分孩子都是放养式的成长,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是90后和00后的,在外务工几乎监管不到孩子,更有趣的是,过年回来的时候,有的家长要么在孩子面前玩游戏,有的家长协同孩子玩游戏,有的游戏家长不会玩的孩子还教着玩,这当然可以促进父母之间的感情,可是,有的孩子自控力差,控制不住就会沉迷于手机,沉迷于游戏。到了夏天,抵边村的留守儿童的管理也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爷爷奶奶那里管得住放养式的孩子,村辖区的河湖也是管理的重点,在寒暑假的时候,为了防止溺水事件发生,由当地政府牵头,学校协助建立了乡村少年儿童之家,组织抵边村儿童做一些活动,宣传一些安全知识,由于政府和学校人力有限,抵边村的孩子在放养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四年级以上的孩子,爷爷奶奶几乎是管不动,同村或邻村的孩子喜欢在一起玩,有的孩子就会悄悄的拿家里的摩托车钥匙骑车上马路,孩子没有驾驶证,不懂交通知识,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一张摩托车坐上三四个小伙伴,开始在路上飙车,追逐,竞技,导致一些悲剧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由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到全民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进入国家体制内系统的竞争力越来越大,村里有的大学毕业生经过几年的考试,都没有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最后的结果要么出去务工,要么在家种地,边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舆论氛围,导致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就想往沿海地方去打工。大厂进不去就进一些小厂,学生年龄小,过早的进入社会,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

二、抵边村教育的反思

(一)经济因数

抵边村与越南接界,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村民的收入大部分都是靠种植、养殖为生,由于不懂科技,缺乏技术,村民们的养殖、种植都没有规模性,有的有点小规模,但经不住市场的考验,牲畜或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亏损一年至两年,就不做了,自己种的粮只能自给自足。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外出务工,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挣得了钱管不了孩子。

(二)家庭因数

抵边村整村人均文化水平不高,在外工作的人数也不多,大多数家长的观念还是影响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家庭,都有“早栽谷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想福”这种观念,学生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想让孩子结婚,让孩子打工。有的家长还有重男轻女的这种思想,认为女孩长大嫁人以后是别人家的人,供女孩读书也是帮供别人家的人,有好多女生学习成绩还是好的,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升学,要么打工,要么结婚。甚至有的家长学生初中没有毕业就帮学生订亲。家长不重视教育,认为家里有一亩三分地,只要人勤劳,温饱是没有问题,读几年书不如回家多养几头猪。

三、抵边村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是人生的指向标,一个人的行动会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在抵边村多进行思想引导,让村民明白读书的意义和价值,读书的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人类社会由动物能时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再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不读书,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在以后的社会中是很难适应的。新冠病毒疫情过后,加之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后的工业大部分工作都是机器人,机器手来完成,一些经济靠人力和费力的工业产品可能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去发展。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将来怎么立足生存。

(二)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这些年,抵边村地区学前教育得到大力的发展,几乎每个村委会都有学前教育,由于经济原因和家长重视教育不够,好多家庭的孩子没有受过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费用还比小学的还要高,高中阶段的教育也是如此,国家应给调整政策,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要深化中考和高考的评价制度改革,现在的评价制度不能完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适应人的特长发展,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虽有所改变,但片面追求升学率,一考定终生的影响还很大,家长、学校、老师、学生都在围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也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老旧的专业,学生选择了,学校刚毕业就面临着

总之,抵边村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各方面重视教育,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学习氛围、全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抵边村的教育才会有希望,抵边村振兴才会实现,抵边村才会达到兴边富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阿芳. 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4):53-55.

[2]王富贵. 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地化教育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管理,2023(2):5-8.  

[3]王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现代化思考[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22(6):64-6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