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究
郑美娟
莆田锦江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115
摘要:在新时代下,高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因此,需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以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英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诸多困境。首先,课程压力使得学校和教师难以为中华传统文化腾出专门的教学时间;其次,现有的英语教材缺乏相关内容,教师需要花费额外精力寻找素材;此外,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或理解,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难以有效传授中华传统文化,需探索创新手段如游戏化教学等;最后,高考对英语考试要求偏重语言技能而非文化理解,可能导致教师忽视文化教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在英语课堂上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探索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精神财富,其内涵丰富多彩,涵盖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而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还可以建立起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珍视。这种认同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文化。
(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变得尤为重要,而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成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途径。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价值观念,从而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
(三)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于英语文学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灵活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学习中国传统历史和哲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话题和讨论素材,促进他们在英语中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进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
教师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将中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第一,教师可选取《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授课素材,使学生在阅读与分析中了解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与人文底蕴;第二,以古诗文为主要的授课素材,使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掌握;另外,以《论语》中的寓言故事为蓝本进行讲解,或介绍民间流传的一些传统故事等,对于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此外,对于具有历史人文背景的传统故事,如《白蛇传》等,在授课中引入并加以说明,也能使学生在认识我国传统的人文底蕴中,对于当代社会的一些道德观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教师还能从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传统节日入手,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从“A brief introduce of Confucius”、“The Confucian Analects”、“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以及“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等几个方面向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述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孔子及儒家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将这些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之间得以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教师需要灵活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通过结合多媒体资源生动地展示英语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英语学习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提升英语水平的同时,还能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进而实现文化传承与英语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转变传统的作业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改变作业形式促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可以布置关于传统文化的翻译练习,如成语故事、传统习俗以及历史知识等内容,以此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收集信息,用英文制作思维导图。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主题为“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tea and English tea”,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总结英文信息、提炼特点并翻译成英文,如针对茶这一主题,学生可以选择中式茶和英式茶多方面的差异,进而独立制造出包含“Types”、“Brewing method”、“Tea culture”、“Tea ware”以及“Flavor”等主题的思维导图,从而锻炼学生的阅读、总结、翻译和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又能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转变传统的作业形式等方法,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王明国.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J].校园英语, 2023(31):118-120.
[2]荆延庆.高中英语教学中基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研究[J].中学生英语, 2023(8):59-60.
[3]甘露,林季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实践研究[J].高考, 2023(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