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陈婵
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双减”政策其核心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作业的设计就至关重要。基于此,本为主要叙述了化学设计的策略,包括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设计化学作业、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融入互动性元素以及因材施教,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关键词:“双减”;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作业设计
前言:“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化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教师就需在这种背景下,不断提高课堂育人的水平,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作业设计中吸收更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设计化学作业
在过去的化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设计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均是以做练习题为主,这样的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且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对作业的兴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教师,而不是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在这样情况下根本无法挥出作业应有的价值。无论是对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来讲,最好的老师都是由内而外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兴趣才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动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故而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内容[1]。化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结合当下班级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设计出具有创意性的作业形式,可以通过利用学生对做实验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充分感受到化学学习带来的快乐,进而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巩固自身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这一节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1)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多少?(2)铁丝在空气中是否会被点燃?思考其中的原因。(3)收集有关制取氧气的氧气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探究性实验。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学生提前对化学实验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查阅资料时可以学习到部分知识,进而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和化学学习的兴趣,可有效促进知识内容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融入互动性元素
在进行化学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以“双减”政策提出要求为前提,减少给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但同时还要保证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透彻,因此可以将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元素引入到化学作业设计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2]。如果教师想要设计出互动性强的作业,就需要明确仅仅依靠模仿课本上的内容和回顾课堂中的教学记忆,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自己动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通过自身亲自体会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还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节课程内容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是(1)要求学生回家后,找到生活中常见的呈酸性和呈碱性的物质。(2)水水瓶中的水垢呈现酸性还是碱性?用什么物质可以出去水垢?布置这样的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了解化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吸收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三、因材施教,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在初中学习时期不同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对知识的而理解能力均有较大的差异,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不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也比较快,进而在成绩上也比较优异,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较慢,进而反应的成绩上就会相对差一些。因此教师在布置化学作业时也需要考虑的这一点,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作业类型,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全部的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如果作业内容布置相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可能是刚刚好,既不会过于乏力又能通过作业得到充分的锻炼[3]。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有可能由于难度过大而无法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讲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会过于轻松,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无法取得更深层次的进步。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确保作业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节课程内容时,可以为优等生设计制作二氧化碳实验的作业。对中等生要求其详细掌握二氧化碳化学的性质,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有着初步的认知,并且熟悉二氧化碳实验详细流程。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求其掌握简单的基础知识就可以,要求其在优等生做实验时仔细观摩。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既不能留给学生过大的压力,还需要保证学生可以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需要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模式,采用实验性探究作业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钟聪林."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亚太教育,2022(16):3-4.
[2]谢红芳,郑婉婷."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校本作业设计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2):140-141.
[3]陈春红."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