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推进,德、智、体、美、劳的素质培养逐渐成为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向和研究目标。其中,音乐做为“美育”的主要体现形式,从20世纪初就进入了学校的主修课程中。学生音乐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乐谱知识、音乐审美、音乐背景等方面,小学音乐作为学生的启蒙音乐,一定程度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就成为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的关键一步。
DOI
作者王紫薇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王紫薇

仁寿县汪洋镇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推进,德、智、体、美、劳的素质培养逐渐成为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向和研究目标。其中,音乐做为“美育”的主要体现形式,从20世纪初就进入了学校的主修课程中。学生音乐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乐谱知识、音乐审美、音乐背景等方面,小学音乐作为学生的启蒙音乐,一定程度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就成为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

引言:音乐是所有学科中较为抽象,但却富有内涵和深远意义的学科。它不仅可以愉悦心情、抒发情感、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树立价值取向、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积极向上、澎湃激昂的音乐可以鼓舞斗志、激发潜力;优美高雅、源远流长的音乐可以安抚心灵、引起共鸣。音乐的核心素养由审美感知、艺术表现,音乐创作和文化理解构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小学音乐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品格素养、促使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

一、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拥有很强的塑造性,是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的关键起步阶段。优秀的人才是多方面素质同步发展的,尤其是新课改的要求下,音乐不再停留在学几首歌曲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阶段了。教师展开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音乐延伸意义的教育,注重学习音乐的创作背景、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带来的精神力量。这样的教育模式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养优秀人格、传承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积极作用。

小学生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对以后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小学音乐教育正是启蒙阶段,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为后期音乐能力深造、审美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强、认知范围广、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期,音乐蕴含的美好意象和情感寄托,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思想和审美认知,促进了小学生健康心理成长和眼界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

(一)审美感知

想要让孩子们融入音乐课,前提是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小学生的生理特征表明,活泼好动,对周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对新事物也只能保持三分热度,缺乏耐心和毅力。因此,小学音乐教育的前提是创设小学生喜欢的音乐学习环境,投其所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喜欢学、愿意学、主动学,在这个情境中去感知歌曲以及旋律的美妙。因此在每节课的开始,导入部分至关重要,只有第一步感受到音乐的美才会有接下来的深入学习。

比如: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星》前,音乐教师可以在正式课程开始前,为学生展示一个星空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感受一下星空的浩瀚,星星的独特魅力,带领学生遨游在美轮美奂的星河之中,为学生学习歌曲前营造出充分的学习氛围,也提高了学生对歌曲表达中意境的向往和喜爱。由此,将学生带入音乐学习的氛围中,使小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艺术表现

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以教师为核心,由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句、学一句,方法单一无趣,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加上乐谱知识的枯燥乏味,更是让学生感到无聊。改革教学模式,首先要教师改变观念,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开辟新的学习方法,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提高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导入课程之后,将开始歌曲的学习,这首歌曲比较简单,在学唱歌曲时我们可以播放音频或者视频让孩子们进行模唱,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体会情绪,以及自己亲身感受作品,但这个过程不可重复太多次,初步模唱后,老师是要发现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并且进行纠正,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重难点引申出来进行反复练习纠错。其次要把作品中出现的音乐知识,和情绪表达引出来,并且让孩子们尽可能用正确的发声练习和情绪来表达歌曲。

(三)音乐创造

音乐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模式,成为同学们的朋友,邀请学生参与音乐游戏与音乐表演,与大家一起模仿开火车,跟随音乐的律动一起有节奏地前进和摆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自信从容。部分小学生较为羞涩,害怕出丑、出错,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多给予一些机会与舞台让学生们展示自己。采用鼓励式教学方式,即使有错误也要委婉地提出。如此,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得到提升,丰富音乐教学的情感,让学生们更加期待音乐课堂。整节课层层递进,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一边体验一边感受乐曲,使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小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幸福的音乐体验感对于小学年段用于较多的创编活动有奥尔夫乐器节奏创编或者律动,如本课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可以用手势做星星闪烁的动作,以四分音符为主为歌曲编创动作,或者用奥尔夫小乐器,串铃,三角铁等,尽量选用一些声音清脆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文化理解

《闪烁的小星星》是英国的经典儿歌,其旋律来自18世纪的法国童谣,借此我们可以简单的给孩子介绍一下法国和英国一些童谣的特点和风格。在上其它课尤其是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简介,或者某一个作品引申出来的地方文化习俗,音乐创作特点,这些都可看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音乐课的一部分,让孩子们不仅感知音乐美,更能理解音乐的美。

(五)课内课外相结合让音乐融入生活

音乐教育不只依靠音乐课,在平时很多时间都有计划进行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核心素养。例如: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学生们端正站立,在领唱者的带领下快速有序地进入歌唱状态。集体歌唱红色歌曲,更有仪式感和振奋人心的作用。教务处可以经常对全校各班的歌唱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及时督促。或者利用大课间时间播放音乐,整个校园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学生在放松中感知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音乐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也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要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需要落实减负提质,发挥音乐学科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思维、激发创意方面的作用,实现整体育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冬梅.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2(04):97-98.

[2]吕红梅.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0(08):197.

[3]陈静.立足音乐欣赏提问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6):28-29.

  [4]黄媛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出版者不详],2019:219-22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