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生为本,转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重要性,甚至已经引起了一些问题。因此,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成了教育领域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旨在探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针对此,建议采取分层次教学、学以致用原则和新型教学模式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DOI
作者杨艳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坚持以生为本转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杨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第一中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重要性,甚至已经引起了一些问题。因此,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成了教育领域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旨在探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针对此,建议采取分层次教学、学以致用原则和新型教学模式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

生为本,就是以每个学生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需求发展为目标。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个性化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和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以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个性化学习效果的实现。

一、分层次教学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中,分层次教学是一种以多元化、个性化为特点的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例如,进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老师可以按照学生数学基础的高低,将学生分成基础层次、进阶层次和拓展层次等不同层次。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老师针对不同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对基础层次使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进阶层次教学简单的图形题目以及对拓展层次拓展数的奇偶性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总之,分层次教学不仅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和能力,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只有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分层次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以致用原则

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该注重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面积》中,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引入具体的面积实例,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此外,在面积的教学中,教材通过展示各种大小不同的场地或图形,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面积概念的理解。因此,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用需求,灵活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强化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育理念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尝试引入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大力推广“教学型”和“学习型”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完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其中,我们重点推崇“学习型”教学方法,即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让他们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老师则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和互联网资源,如视频、图片、PPT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举例来说,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的“数据收集整理”中,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制定一个调查问题并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再让学生分析和整理数据,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新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探究、发现和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实现差异化教学,以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分层次的教学、学以致用原则、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等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此外,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真正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德玉.浅析打造以生为本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J].试题与研究,2023,(01):165-167.

[2]李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凸显以生为本[J].黑河教育,2022,(09):39-4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