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随着教育改革在不断发展,这就使得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家庭也都开始重视体育。体育的兴衰与一个民族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健康理念,从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文章就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作了深入地探讨。
DOI
作者马记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32卷 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马记

邹平市好生小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219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随着教育改革在不断发展,这就使得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家庭也都开始重视体育。体育的兴衰与一个民族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健康理念,从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文章就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作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我国小学校中,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小学校大多忽视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提高升学率上,学校不得不增加主要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主要课程成绩。学校对小学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还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往往应付了事,不能及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更不能实现创新。其次,小学的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仍沿袭旧式的传统方法和模式,不能以学生为主,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创新,还存在于旧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对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不够,体育课堂教学存在于形式,对教学技能的掌握只是表面的学会就行了,不能深挖运动技能的规范不规范等。虽说现在的教学模式各种各样,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不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采用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教师们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采用分层教学

由于小学生在身体基础和学习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度和接受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同,这就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了以因材施教为导向的分层教学模式,通过有层次地教学模式,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地目的。

例如:以"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男女学生的性别和体力差异,将学生分层,再进行教学活动。比如教师要求男生则需要掌握鱼跃翻滚、单肩后滚成单腿跪撑平衡动作,启发他们理解跪撑平衡的动作和形态要求,从而完成单肩后滚成单腿跪撑平衡的连续动作。而对于女生,教师仅要求她们掌握单肩后滚成单腿跪撑平衡动作,而教授女生学会单肩后滚成单腿跪撑平衡。分层次教学可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提升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愿的加强。

(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工作者对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不断适应环境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运用民主化教学形式 ,使学生不仅学会体育课堂本应该有的知识,还应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给他们所带来的各方面成长,它是有别于简单的分组练习。

例如:在活动之前,教师对所有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然后所有学生就按照已经分好的小组找到合适的地方自由练习,每组都由自己的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如果遇到需要两人相互配合的技术动作,比如篮球的传球练习,则由组长进行两人一组的分配,要求是分到一起的技术水平差不多。在练习中难免遇到一些较为困难的动作,此时则由小组长集合大家一起讨论,回忆教师之前对技术动作的讲解,小组成员内部可以积极发言讨论,提出自己的理解之后继续练习,小组成员之间在练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可以相互鼓励、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对技术掌握优秀的同学可以主动的去帮助技术尚未熟练的同学,做到大家在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步小组组长可以快速组织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内部讨论解决,如果大家解决不了的可以主动的寻求教师的帮助和解答,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一点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帮学生巩固动作记忆,争取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实施体育游戏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添加游戏活动,可以使得原本严肃的体育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让体育教学更加和谐愉快,这样一来,就让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更具有教育意义。一堂生动活泼的体育课,是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应有的教育,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意义贯彻得更为深入。因此,在体育课中添加不同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使游戏贯彻整个体育教学课堂,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行进间运球的能力,提高其专项灵敏和速度耐力素质。教师可以开展“运球追人”的体育游戏:教师划定两条端线,将学生分为两组,分为红队和蓝队,同向而立站到一条端线后,距离2米,当听到教师哨声,红队迅速运球去追逐蓝队队员,蓝队队员需要运球躲开红队队员,并跑过球场另一端的端线。在追逐过程中,学生身体超过被追逐的队员,不能发生身体接触,当蓝队跑过线后没有被追上,且人数超过一半,则蓝队胜,反之则红队胜,然后交换角色。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致很高,他们在运动中充分感受游戏中的乐趣,与其他游戏相比,体育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更新颖,更有竞争力,让学生对参加体育的态度,通过游戏的形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增加激励教育的方法使用

在小学时段,学生活泼好动,模仿事物的能力更强,易受外界干扰,由于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受到年龄的影响。所以,教学方法在选择上就要多加考虑该年龄段所适应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启发和引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去发展。在教育的激励上,应该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对目标的选择上要有合理性,小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较弱而且易变多动,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专注在教师上课的内容。其次,物质上的激励和精神上的激励相结合,所谓物质激励是给予给学生相应的可以提高学生荣誉感的物质。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物质激励不应该过度,还需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后,激励必须在期限内进行,一定在合适的时间反馈。当教师发现学生帮助别人时,应该及时给予表扬,而不是课后。

总而言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革新方面,体育教师应当因地制宜针对具体情况开展更加吸引小学生的运动项目。在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容易让课堂气氛变得较为死板。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引入带有互动性、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投入热情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No.133(01):65-66.

[2]于鹏.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上),2018,No.466(12):196.

[3]苏云玲.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J].家长,2019,No.321(35):16+1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