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顾晓亚
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人才竞争日渐白热化,蕴藏在自我创造力与美感能力之中的个体核心竞争力尤显重要。与其他院校相比,中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就是其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作为中职院校的常设课程之一,美术课程中通过多维度的观察与思考、多种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推动学生的心、脑、手合一,在给予自由的创作中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利用美术语言解决美术问题的高级思维活动即美术创新思维能力。它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的表达、创造力的养成,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美感与独特的自我创造力。本文阐述了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但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人们的思维、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新时期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具有创新的思想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推动力量,可以说,没有创新,社会就无法进步和发展。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要想实现社会的发展,就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众多的事实也表明,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学生的中职学习期间进行美术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不仅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乎了国家未来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美术教育对青少年时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美术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发展。日本美术教育家板光彦曾说,“美术活动并不是要教孩子画一幅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也不是要培养未来的国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因此,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在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二、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合理创设美术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授课环节中,教师可以合理创设美术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情景设置、音乐、图片或者实践活动等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当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情境创设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诱发新的思维的产生,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画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此过程中,发现由于同学们对这幅名画的了解程度不够,所以,笔者就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了这幅名画的背景知识,为了使学习更加生动,笔者先以电影《悲惨世界》中出现的纤夫场景为素材,然后在音乐的渲染下,向学生展现了中世纪纤夫艰苦的生活状态。待学生看了电影片段之后,笔者又给学生展示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作。此时,学生们惊奇地发现,不仅这幅平面画能将船工的神态、动作,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如同用现代高科技机器拍摄的影片一样,而且仔细观察画面中每一个纤夫的衣着、神情状态,你就可以从他们的脸上、衣着、形态读出很多信息,从而了解到作者对于那些在俄国沙皇的阴暗统治下过着悲惨生活的劳动者产生的深切同情。通过这样的学习,同学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名画的魅力。
(二)在美术赏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并不只是与生俱来的,还与后天的学习有很大的联系。当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赏析美术作品时,会对其产生不同的看法,在欣赏和思考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可以帮助他们从单一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多角度的思维模式,这样就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发散思维。虚拟空间被转化为真正的理性空间,进而转化为思维习惯。利用新的理论来展示新的观点,展开了多个层面上的辨证思维,打破了对传统概念的界定,具备创造性思维特点的人,经常会呈现出新奇和幻想的观念,对生活中的细微异常表现出很强的敏感性。因而,有些人将创新思维统称为“求异思维”。
在赏析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一种对发散性思维有益的情境,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创新,以激发学生通过探索的方式养成良好发散思维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对学生说:“我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美术中也没有对错,只有你敢不敢想,敢不敢说。”这样,学生们就会大胆地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想象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与创意组合起来,进而创造出新的画面,它与想象力密切相关,也是发散思维中的一种重要心理学要素,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充满想象的精神世界,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去想象,去用画笔将其描绘出来,让他们从画得像不像以及专注绘画技巧中解放出来,在大胆的尝试中,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融入跨学科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纯地以美术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满足不了现阶段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融入跨学科教育理念,通过多学科之间的统整学习,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并且丰富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在巩固原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生长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强化美术学科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统整,就需要美术教师将与美术学科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课程进行充分的融合,比如计算机课程、建筑课程等。室外风景画写生对于学生取景构图能力的要求较高,也极为考验学生的色彩归纳能力。为了使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美术教师可以与其他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定其他学科与美术学科存在的关联之处。另外,美术老师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更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从而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体验到自己的创新与突破,并主动去学习其他课程的知识,从而拓展美术学习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佳. 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 人物画报:下旬刊, 2020, 000(007):P.1-1.
[2]王黎. 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休闲, 2021, 000(023):P.1-1.
[3]熊宇琨. 浅论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文存阅刊, 2021, 000(02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