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摘要 【摘要】摘要: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属于较难学习的学科,因为其包含的知识点众多,学生背诵、应用起来有难度。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今小学数学教学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逐渐帮助其建立数学观念。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也有体现,因此,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中数形结合的例子并进行讲解,从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文章简要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DOI
作者沈文彬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沈文彬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乌兰图嘎小学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属于较难学习的学科,因为其包含的知识点众多,学生背诵、应用起来有难度。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今小学数学教学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逐渐帮助其建立数学观念。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也有体现,因此,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中数形结合的例子并进行讲解,从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文章简要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策略

引言:

在大力推广生本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课堂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形态。而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策进行探索和分析,就是为了突破传统数学课堂的僵局,为其带来发展活力和生机,使得小学生能够在新型数学课堂中学习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以下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和对策进行分析和解读[1]

一、增强理论学习,深化教师对数形结合认识

由于教师是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教授者,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增强自身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掌握先进的数形结合理论知识。具体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第一种途径要求教师通过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改变传统固化的教学观念,加深自身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程度,主动地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第二种途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数形结合相关的书籍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论体系,通过阅读数形结合相关的期刊来掌握最新的数形结合方法策略,通过参与数形结合相关的教学研讨会来了解数形结合渗透的最新研究成果[2]

二、以情节导入方式提高学生数学结合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很喜欢用课堂导入的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能在课堂一开始便抓住学生的目光。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取情境导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抓住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在情景导入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3]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时,由于所涉及的数字、口诀较多,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例如,在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PPT,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视频内容为班级学生做操,每排有8名学生,一共有8排。另一个班级做操时,每排有8名学生,一共有9排,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8×8=64、8×9=72这一口诀,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图形。在视频中每排有8名学生,一共有8排的班级方阵为正方形,而另一个班级排有8名学生,一共有9排,呈现出的图形为长方形,通过这种更直观的方式,用图形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这样能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学生在背诵乘法口诀时,在脑海中也会形成相关的画面,以此来提高记忆力。

三、在解释概念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夯实学生基础

为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在解释概念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针对具体的数学概念制定完善的数形结合教学方案,将文字概念和公式以“图形+数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的图文资源,并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和分析图形和数字资料,提炼出具有普适价值和一般意义的原理,让学生能够在概念的转化过程中推动自身思维的转化。

如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等概念时,教师一边陈述概念,一边展示图形,引导学生对其特征展开观察,助力学生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促使他们以直观化的形式理解数学概念,以此提升概念教学的效率。同时,在表格中建构图形对比,让学生在图形表格等具象化的素材中理解概念的本质内涵和不同概念间的内在关联,认识到不同概念间的异同点,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印象,进而在后续的学习中灵活地解读和应用概念。而在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之后,他们的学习技巧和思维方式也会变得灵活。这也说明,数形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展开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能不断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形成通过图形理解概念的意识,其数学学习能力也会不断增强。这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显然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在教学难点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深化理解能力

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初步阶段,尚未形成严谨的逻辑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这导致他们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产生畏惧感,自然也就无法深入地理解教学重难点。而数与形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抽象知识向形象知识转化,为抽象知识的展示增添一定趣味感,减少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探究的畏难情绪。因此,为了深化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在正式的课堂教学前期提炼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站在小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以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建设数形结合动画模型,并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手段展示动画模型,引导学生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于教学难点处,帮助学生找寻解决疑难问题的路径,让他们在数字、图形、表格等教学元素的转换中破解教学难点,从而在提高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满足感。

再者,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模型,将课堂中掌握的技巧应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促使他们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扩宽学习范围,久而久之学生也能提高数学理解能力,进而迈向深度学习的道路。

结束语

总之,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上,帮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题的效率,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但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教师要紧随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力求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小学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梅松.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0(08):60.

[2]陈崇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与评价,2020(08):5.

[3]李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J].考试与评价,2020(08):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