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周璨
安徽省怀远县怀远实验中学
摘要:高效课堂一直是新课改后最关注的教学要求。初中数学课堂要及时的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来学习,让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从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如何有效提问,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四个方面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展开讨论,希望对数学教学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前言:在最新的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在教学中,教师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本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联系实际生活,落实学以致用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要求比小学来说要更高。数学抽象性很高,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学生学起来才能不费力气。面对这样的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愿意去学习,愿意去接触数学,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容,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举例来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展示螃蟹,蜘蛛,蚂蚁,蝙蝠,老鹰这些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后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在学生进行观察以后发现,他们左右都是对称的。在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的明白对称的定义和意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核心素养下的最新要求,学生在学到知识后要学会合理的运用知识,教师要多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就需要教师将数学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用生活方面的要求进行解释出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合理的场景中,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得到合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数据统计”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每月所用的水量,电量,计算出每天所用量,再加深计算出一年的所用量,最终将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后对比,绘制成表格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活动下,让学生明白“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
二、运用提问驱动,让学生乐于探究
新时代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将问题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勇于积极的进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数学素有“思维体操”之称,好的提问可以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乐于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数学教师要合理运用提问驱动,让学生在好的提问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展开与折叠”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让学生在课堂上将其剪开,看看最后都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然后将分开的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在 学生将这些步骤全部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借机提问“为什么同样一个长方体,可以剪开这么多的不同图形,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呢?接下来的分类做完了么?”在这些问题提出以后,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的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直观想象
信息技术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教师应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将数学知识中较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直观知识要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
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教材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动画,让学生看到一个圆形是如果变成直线的,再让学生看到直线是如何变成圆形的,在这样的展示下,学生明白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形成了立体的画面,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知识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创建针对性错题集,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错题集的内容可能更直观地显示无法有效掌握的学生知识点或数学知识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使用错题集创建有针对性的错误问题测试,以便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培训,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在正常教学中,当学生解决不正确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提交一系列不正确的问题。教师将严密监视学生编写的错题集,弄清学生的错误问题,并了解具有特定特征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将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数学知识复习任务,以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以便学生可以填写缺失的数学知识点。当然,在学生记住了知识点之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学生创建针对性的数学任务,并且学生会回答错误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培训。学生完成数学试卷后,教师将向学生展示这些数学试卷的答案,以便学生可以解释所测验的不正确部分,从而使学生可以重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基于这些不正确的部分,学生可以不断的进行练习,直到学生有效地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为止。这样,学生有效地完成了检查缺失和填补空缺的任务,并更好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五、优化教学评价,让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提出,教师要多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评价方式,不仅仅要重视评价的过程,还要重视评价的结果。基于此,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多元化评价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要包括学生的思维,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课堂的表现,做题的速度,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全方面的进行评价,评价不仅要只评价学生方面,还要评价客观因素,从而达到合理的整体评价。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评价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多运用正面积极的语言进行评价,对于学习不好的也要多运用鼓励式的语言进行评价,不同的学生性格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此来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总之,课堂效果的有效提升是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根林.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16.
[2]高鸿星.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1(25):84.
[3]王春香.创新教学策略打造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