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趣味化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摘要 【摘要】摘要:无论是学习任何学科,兴趣,都是学生们学习的第一原动力。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思政课程。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够为他们将来的良好发展增添助力。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还是因为,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必须要积极探究拔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从而使教学更符合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并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DOI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关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趣味化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华毛卓玛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城关寄宿制小学

 

摘要:无论是学习任何学科,兴趣,都是学生们学习的第一原动力。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思政课程。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够为他们将来的良好发展增添助力。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还是因为,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必须要积极探究拔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从而使教学更符合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并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趣味化教学法;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也不再仅仅是按部就班传授学生知识要点。而是要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身综合素养。由此可见,趣味化教学法的融入,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发展极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发挥其教学效果,教师还需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实情、性格特征、发展需求等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从而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基于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进一步渗透,小学教学阶段越来越重视数字信息化的应用。数字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够将文字内容用具体的图片、视频等展示出来。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模式会更加丰富,教学课堂也会更富有趣味性,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学生们出于好奇心理,也会集中注意力到课堂学习中,然后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水平。而且,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视野也会更加开阔,这对培养他们良好综合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传统教学中,教师只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即使分享家乡,也只是通过口述,让学生们想象。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诸如:图片、歌曲、故事等。学生们通过直观的感受,能够加深对自己眼中故乡的情感,进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而且,图片、视频的方式,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更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于趣味化教学法,拔高课堂导入环节的效率

课堂导入环节的好坏,几乎就能够给教学质量“下定论”。因此,为了开展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利用趣味化教学法,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投入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中。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会越来越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会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衔接,从而引发学生们情感共鸣,促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我家的好邻居》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择趣味化的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你们的邻居吗?邻居做了什么事情,是让你比较感动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们会积极思考自己与邻居的日常相处。这样一来,学生们就直接进入了课堂学习状态。等学生们发表了自己与邻居的关系之后,教师再继续进行课堂内容教学,也更容易让学生跟随教师节奏进行思考、学习,从而形成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意识,提高邻里关系,提升自身道德品质。

三、基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会更喜欢动手实践的课程活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这一特点,组织实践活动。学生们亲身融入到课堂体验中,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还提高了课堂趣味性。学生们也更容易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获得更多经验感悟,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装扮我们的教室》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实践活动:装扮教室。首先,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想怎么装扮我们的教师呢?”这时,同学们会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要画黑板报,有的学生要剪纸、有的学生想挂画等。然后教师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这一过程中,能够极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思维,还能够让他们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慢慢融入班级、热爱班级。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这些思想、思维,都将会融汇成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们梳理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提升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模式,从而将趣味化教学法高效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罡.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趣味化教学[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6):1.

[2]许翔翔.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实施趣味化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下), 2019.

[3]臧业国. 论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J].  202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