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夏添蕙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213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与指导方向发生了变革。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本文详细阐述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构建生活化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以及采用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评价策略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
随着近年来教育政策的不断刷新和改革,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这些变化不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音乐内容提出了新的期待,更加强调了音乐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当前,学生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融入和感知成为教师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基于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教学场景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向。其中,基于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教学场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策略之一。而且,生活化教学场景的构建是将音乐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为了有效地构建这样的教学场景,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音乐教材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民间歌曲、广告音乐、电影音乐等,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音乐氛围的生活化学习环境。
以教学“丝绸之路 中国花鼓 迎宾曲”为例,构建生活化教学场景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这一经典音乐作品的关键。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模拟的“丝绸之路”旅行经历,让他们通过音乐,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聆听“中国花鼓 迎宾曲”,帮助他们感知歌曲中所蕴含的欢迎、庆祝的氛围。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参与模拟的迎宾仪式,通过真实的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支持和引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得到充分的学习和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技术、音乐软件等,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和立体的教学体验,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丝绸之路 中国花鼓 迎宾曲”所传达的文化和情感信息。
二、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为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的语言,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和意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这些情感,从而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找到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匹配的切入点,以此来丰富教学的形式,进而,为高质量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以教学“山村来了销售员 跑旱船”为例,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描述一个山村的场景,让他们想象销售员在山村中为村民展示新奇的产品的情景。接下来,教师需要播放歌曲“跑旱船”,并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帮助他们感受歌曲中所蕴含的欢乐、好奇和期待的情感。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销售员和村民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引导和支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音乐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教学体验,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山村来了销售员 跑旱船”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当然,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可以强化情感体验,也能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以及鉴赏中提升基本的艺术素养。
三、采取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评价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生活化教学评价策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生活化教学评价策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情感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这意味着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和知识的考核,更是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音乐知识、体验音乐情感的能力的考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收集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价。
以教学“步步高 军民团结一家亲”为例,采取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评价策略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是关键。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音乐活动,如组织学生模拟军民团结的场景,通过歌唱和表演来展现“步步高 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合唱活动中的配合程度,评估他们的音乐合作能力;或者收集学生的音乐创作,评价他们的音乐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到社区进行音乐表演,然后收集社区居民的反馈,作为评价的参考。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致力于更好地将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展望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更多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生活化教学将可能融入更多创新元素,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昕.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性探究[J].华夏教师, 2021, 000(036):27-28.
[2] 梁素梅.挖掘生活元素 灵动音乐课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J].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2(29):80-82.
[3] 魏锦玲.试论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策略[J].读与写:中旬, 2021(9):020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