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赵英英
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56600
摘要: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创业已经成为中职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途径,但是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中职学生的创业教育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我们实践教学中探索的一个新任务。对此,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文教学,深入地探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创业能力;培养
一、中职语文教学融入创业教育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创业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更是不能急于求成。创业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传统基础学科及专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目的以及师资配置上都有所不同,其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多以引导为主,对知识的传授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学生对课堂的刻板印象;在中职阶段,学生在此之前接受的创业教育经验普遍十分有限,且学习也处于基础的阶段,此时要尊重二者的本质区别,由浅入深,不可急于求成,要逐步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
2.个性培养的原则
创业的核心之一便是创新性与开拓性,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更是不能违背这一核心概念,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其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品质、人生规划等各不相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强师生交流,做学生的引导者与监督者,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意向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多样化发展。
3.素养导向的原则
中职学生的年龄较小,其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相对薄弱,在价值认知、社会认知以及风险认知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社会实践经验更是匮乏,无法全面地思考与规划创业项目,中职阶段的创业教育不应过于注重鼓励学生创业,而是应当尊重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引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素养为导向,为学生埋下一颗种子,不可拔苗助长,应当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增强融入意识
中职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树立价值观教育的理念,认识价值观教育建设的内涵意蕴,要积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价值观教育进行推进与落实,有效的将敬业价值观融入到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充分利用敬业价值观教学素材。教师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的形成敬业价值观,教师在使用教材内容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情况出发,将教材的内容讲解从课堂延伸拓展到学生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活等。此外,中职语文老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将价值观教育素材融入课堂之中,比如选取“大国工匠”中的相关人物、事例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去学习和体会他们的精神态度,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要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开展价值观教学时,教师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一个“互动、合作、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情境参与的过程中深刻领悟敬业价值观的内涵,从而更好的培育自身的敬业情感和敬业态度。在敬业价值观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触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中所深刻蕴含的价值观内容。此外,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深入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理解的与敬业价值观教育教学有关的人物事例、案例分析等,生动形象的给学生讲授。教师还可以开展问题式探究教学,即根据具体授课的章节,让学生收集与敬业价值观相关的知识,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与交流等环节让学生自主的思考价值观的问题。
(二)采用多方位思考与多元化评价模式
中职语文教材体裁多样,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只从一个方面去解读,很难探寻其中的精髓。因此教师应训练学生透过文章表象抓住其本质,引领学生在文本中畅游,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所蕴含的思想在学生的思想交锋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在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多元的思考方式,横向思考、顺向比较、逆向探究等都是对文本进行多视角的解读,从而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基于课堂表现、成果展示、教学互动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充分反映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又能使教师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个性。总之,采用多方位思考与多元化评价模式,对于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本末倒置,而是要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入手,而不应只注重语言文化与专业理论,而忽略了实际运用,必须明确语文运用的能力,如交流面试、文书写作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把语文与中职学生的内在能力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应用能力。
强化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有多种方法,教师可实施学生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或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创设作业环境等。教师还要注重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及技巧,引导其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从书本、网络及报刊和杂志上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以及时政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认识水平,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可以为日后的创业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职学生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劳动者,与同龄人相比,他们是最先走向市场的创业者,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他们事业成功的核心品质,也成为新时期提倡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在此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笔者基于多年执教经验,提出上述几点建议,以期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洪敏.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J]. 信息周刊, 2020(11):1.
[1]李妍. 简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1):1.
[2]陈艳林. 浅议中职语文创业教育开展现状以及措施[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