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书法课堂的趣味性
李研
吉林省和龙市文化小学校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千年的智慧和艺术之美。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书法课堂应充分展现书法的魅力,引导孩子们发现书法的乐趣。而趣味性正是引导孩子们探索书法世界的“魔法钥匙”。对此,如何让小学书法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书法的魅力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激发孩子们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关键词:小学书法;课堂;趣味性
一、巧用名家典故激趣引导,润泽课堂
在引导学生接触和学习书法时,名家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些故事就像历史的璀璨星辰,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具有吸引力。为了让学生在书法的世界中感受到乐趣,教师可以引用一些书法家的故事来润泽课堂。
例如,王羲之的“入木三分”之功,就是一则富有启示性的故事。学生听闻他如何日夜苦练,笔耕不辍,最终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无不为之动容。我告诉学生,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我还给学生讲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书法之路。这些故事不仅让学生对书法家产生了敬仰之情,更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巧用名家典故激趣引导,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更投入、更有动力。这种润泽的课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书写技巧,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创设生动情境,提升课堂学习的乐趣
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巧,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尝试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书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布置,模拟出古代书房的场景。在墙上挂上古代书法家的画像,并放置一些文房四宝和书籍。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书法的氛围,更加深入地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观看书法家挥毫泼墨的视频,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书法的技巧和韵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书法的艺术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融入趣味游戏,提升课堂活力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游戏天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融入趣味游戏,让书法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课堂活力。
在教学“人字头”一课时,我设计了拼字游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认真读帖,观察出课本中“令、今、含”三个例字中人字头的形态差别。拼字游戏时,学生将三个有细微变化的人字头,正确无误的拼接组字,培养了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碑帖的能力。
教学中我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高光时刻栏”版块,让学生把本节课写得最满意的一个字,写在作品卡上,并贴在高光时刻栏中。学生的作品,生动灵活的展现在高光时刻栏中,学生在书法课堂中感受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学习书法的乐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教学中,我还设计书法知识问答游戏,通过抢答、团队竞赛等形式,增加趣味性和活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书法知识;或者让学生围绕书法作品或书法大师的故事进行串讲,以增加对书法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些趣味游戏的设计能够提升课堂的活力,增加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书法技能发展。
四、紧密结合生活,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书法,这门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难以捉摸。然而,通过将书法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可以让书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生活是书法的源泉,也是教学的最好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感受到书法的魅力。例如,当学生在公园里看到鸟儿的飞翔,教师可以启发他们理解书法的笔势是如何模仿这些自然形态的。当学生观察到雨滴落在湖面形成的涟漪,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理解书法的节奏和韵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法,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笔画的结构和运笔的方法。比如,在教“中”字时,可以将悬针竖的运笔过程比喻为骑马时勒住马脖子的动作,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加深理解。在教“杏”字上半部分“木”字的写法时,教师可以模仿一个穿连衣裙的小姑娘双手提起裙摆致谢的动作,以此来解释“撇捺”的“舒展”之意。 通过将书法与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可以让小学书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领略到书法的魅力。
五、从书法演变中找寻趣味,感受书法的独特魅力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艺术形式。从甲骨文的原始形态,到篆、隶、楷、行、草等字体的形成,书法的演变历程充满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书法的魅力,教师可以从书法演变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书法的无限趣味。
在教学不同字体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书法的发展过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展示一些古老的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线条和造型。接着,逐渐过渡到篆、隶、楷等字体,让学生观察其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条的粗细、字形的结构以及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让他们自己发现不同字体的特点和美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会在探索中发现书法的无穷魅力,感受到汉字和书法的独特韵味。
结语: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在探索如何提高书法课堂趣味性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到,通过巧用名家典故激趣引导、融入孩子们喜爱的趣味游戏、将书法与生活紧密相连、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及从书法的演变中找寻趣味,都是极具效果的教学方法。这些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更能引导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领略书法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钱莹莹,周亮亮.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书法课堂的趣味性[J].安徽教育科研,2020,(09):74-75.
[2]周冰.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 读与写, 2021, 第18卷(25):235.
[3]王娟. 浅析小学书法教育“趣味课堂”的构建[J]. 江苏教育, 2022, (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