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优化写作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优化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是学生掌握科学写作方法、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充分激发写作灵感的关键一环,教师需要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围绕着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开展读写化写作教学、搭建体系化评价机制展开阐述,以期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DOI
作者朱巍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优化写作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

朱巍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20119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优化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是学生掌握科学写作方法、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充分激发写作灵感的关键一环,教师需要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围绕着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开展读写化写作教学、搭建体系化评价机制展开阐述,以期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元素;读写结合;评价机制

写作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学生在积累丰富语文知识后厚积薄发的重要体现。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陷入落笔无物、下笔无神的窘境,这使得学生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抗拒心理、抵触情绪。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教师需要以创新教学方法为切入点,首先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其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写作方法、最后融入赏识教育提振学生写作信心,综合各项优势共同为教师写作教学效果的优化、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等创造有利条件。

一、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内容相对而言较为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使得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开展成为了可能。在生活化的氛围当中,学生可以自觉联想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要素,并将之作为写作过程中的素材,从而让写出来的作文有温度、有情感、有灵魂。基于此,教师应当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生活元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发现生活的意识,促进学生写作灵感的激发。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时,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即“在静谧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这时候行走在小路上,别有一番滋味,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受此影响,学生自觉联想到了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产生了认知共鸣。而后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摘抄优美生动的句子,并将实际生活经历代入其中进行深度感受,学生摘抄的句子有“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亮光镀亮的银毯;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与此同时,学生根据课文第六段主人公的所见所想,将生活中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出来,以此为灵感,写了一段优美的话,印证了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可行性、优越性。

二、开展读写化写作教学,达到以读促写效果

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统筹学生的阅读实践与写作实践,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使学生的写作过程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从纵向维度探析蕴含在课文中的深层内涵,感悟其中的艺术性、人文性,学生可以将其中具有高度可读性、借鉴性的内容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在仿写实践的有力加持下,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重视读写结合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阅读当中动笔、在动笔当中写作。

例如,在学习《繁星》时,我首先为学生简单讲解了读写结合的基本方法,即“在学习时精于阅读、勤于动笔,善于利用‘圈点勾画做批注’的方式,标记具有高度借鉴性的内容,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做好素材积累工作。”受此启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了课文研读当中。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印象中的月夜、星天,感受那大自然馈赠的美好。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读写成果,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小写作任务,如“你也看过夜晚的繁星吧?将自己看繁星时候的场景和感受,以作文的形式叙述出来。”由此学生结合读写成果、自身回忆,以记叙文的方式描绘了那令人神往的月夜星天,产生了不错的写作效果。

三、搭建体系化评价机制,提振学生写作信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优化写作教学效果,同样还离不开体系化评价机制的搭建,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之后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整理,教师则在其中渗透赏识教育理念,对学生采用言语鼓励、物质奖励等方式,进一步提振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基于此,教师应当搭建以学生自评为基础、互相评价为辅助、教师总评为兜底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协助学生分析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为学生写作水平的飞跃安装“新引擎”。

例如,在学习《麻雀》时,我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了若干个学习小组,为体系化评价机制的构建奠定了组织架构基础。而后我根据学生的客观语文水平、主观个人意愿等要素,为学生布置了三个层次的探究任务,如“基础理解型”“实践应用型”“创新写作型”。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了相应的任务,并围绕着课文宣扬的母爱之伟大,将自己的读后感写了出来,以清晰的逻辑阐述了整个故事内容。最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学生则将学习成果与经验教训进行了分享,我对学生的闪光点予以了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对于不足之处则分析其中的原因,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进一步提振了学生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聚焦于写作教学效果的优化,一方面是教师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写作灵感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写作问题的必然选择。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应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克服对写作的畏惧心理,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与攻坚克难,一举突破写作过程中的瓶颈,为学生语文写就高质量的作文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赵更乐,赵诗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0(23)

[2]陆霞.关于强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课外语文,2018(0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