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大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单元作业设计既要精,又要细;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巩固基础,涵盖本单元教学的基本知识、要点。当前,有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单篇教学,不注重单元的练习与小结,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文章就大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几条可行性策略。
DOI
作者张书梅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大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张书梅

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外国语学校  617067

 

摘要:大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单元作业设计既要精,又要细;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巩固基础,涵盖本单元教学的基本知识、要点。当前,有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单篇教学,不注重单元的练习与小结,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文章就大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几条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作业设计;策略

一、明确单元主题,分清语文作业设计的主次

强调语文单元教学主要是为了保持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体系性,借助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规范的学习各种不同的语文要素,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工作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各个单元的研究,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而后分清语文作业设计的主次,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完成作业的设计,真正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求。

例如: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为例,该单元的教学主题主要以学生接触习作为主,通过不同阅读材料对“校园”这一语文要素的解读,让学生在有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充分感受习作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习作练习,所以具体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作业设计的元素,分清作业设计的主次,从而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进行学习。

作业设计:综合单元中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简单写写你印象中的学校。

作业要求:选择学校中具体的事物进行描写,用几句话或一段话进行叙述,写出让你印象深刻的点,并在开头空两格。

在这种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写作才是学生要练习的主要内容,而校园则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在具体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找到作业设计的主体(完成写作),而后再找到写作的次要内容(校园以及单元阅读材料中涉及到的字、词、句、段)。而后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把握好作业的主要方向和作业的要求,完成既定的写作练习。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作业体验,还能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锻炼。

二、设计创新型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传统的语文教师一般都会将主要的教育精力放在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上,所以对作业的设计并不会过于看重,一般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任务。所以这种没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不仅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束缚其个性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对大单元作业设计方式进行创新,避免用枯燥的语文习题束缚学生思辨意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的同时,在语文知识的探索中利用作业取得真正的学习效果。

例如:当教师设计大单元作业时,对于《飞向蓝天的恐龙》、《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和《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几篇课文,由于学习难度较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科普文章,学生需要通过对作者叙述思路的把握,思考科学家提出的假设是否得到证实,从而论述恐龙飞向蓝天是否可行,激发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呼风唤雨的世纪》则侧重描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改变,让学生感受科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对科学奥秘的探索热情。《电脑住宅》这篇课文也着重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电脑住宅进行设计。《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文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了解太空蔬菜,激发了解更多太空知识的热情。

由于这四篇文章的科普性与说明性较强,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形式更有趣味性的大单元作业,鼓励学生在课下利用计算机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知识拓展,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伴进行互动沟通。虽然这种作业内容脱离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但信息的整合与思维的拓展,都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这种作业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与认知规律,也能在视野的有效开阔中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的快速丰富。

三、设计阶梯性作业,促进学生在单元学习中能力逐渐提升

设计所包含知识训练点应具有阶梯性。单元作业将单元内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包含字词学习等的基础性作业,还有要求掌握相应单元语文要素的提升性作业,还有完成单元主题的主题实践性作业,它们将蕴含在每一类型的作业当中,且每一类型所对应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又有所侧重,但整体呈现出阶梯性,学生只有一步一步的前行才能达到梯子的顶端,即在单元学习前可以完成一些基础性的预习作业,在单元学习中能力逐渐提升,可以尝试一些拓展型作业,直到单元学习结束以后,学生就可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项目实践的作业。

例如: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3篇课文为例,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童话单元的内部结构是围绕核心任务,即感受童话的奇妙及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编写童话,推荐学习路径(抓关键句,场景等),用基本活动(默读、朗读、想象、表达、体会、创编等)贯穿单元,在不同的体验中丰富感受童话特点,提升阅读童话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可设计本单元的单元作业主题为“我的童话世界”,进行阶梯性作业的布置。

1.任务探究型作业:

①童话电影真精彩:观看电影《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及绘本《巨人的花园》。(自主选择);

②童话世界真神奇:阅读课文,说说让你感到神奇的事情;

③童话人物真鲜活:阅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主人公进行名片的制作。(名片主要包括:姓名、身份、主要特点、人物关系、周围环境等)

2.能力拓展型作业

童话里的语言描写多么生动,多么形象,透过这些语言,一个个人物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那聪慧的你学会了这些语言描写的方式了吗,我们不妨一起来试试!相信你一定可以!(以书面形式,完成小练笔)

3.项目实践型作业

自选其一进行班级比赛

①我会画: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童话、神话、寓言或是成语故事进行改编,将改编的内容通过绘本的方式呈现。

②我的讲: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童话、神话、寓言或是成语故事进行改编,并将改编的内容完整的呈现出来,进行演讲比赛。

③我会演: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童话、神话、寓言或是成语故事进行改编,并自行组队,将改编的故事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谢凤梅. 大单元整合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29):4.

[2]王敏.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 7(9):22-24.

[3]黄艳群. 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的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 文学少年, 2021, 000(020):P.1-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