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姓名:朱利青
作者单位:五华县转水中学 邮政编码:514479
摘要:在开展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其更好融入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生物学习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实现高质量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加快初中生物改革的步伐,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1.1重理论轻实践
初中阶段相较小学阶段学习任务相对增加,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时间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学生在机械式学习中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初中生物教学效率降低。
1.2课堂时间分配不当
由于初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受传统教学影响下,大部分教师课时安排不均匀,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少之又少,进而教师教学任务受到阻碍。
2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
2.1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应革新教学观念,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各科教学常见的教学方式,它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相关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有意识进行生物知识探索。在初中生物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情境教学方式,立足于实际生活,创设生活相关情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内化知识内容,增强自身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丰富情境教学形式:①设置针对性问题,教师在创设情境后,可以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设置针对性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完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②多媒体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它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科教学中,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多媒体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特点,包含知识相对广泛,生活案例和生活现象资源丰富,有效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扩充学生大脑。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以动画和视频形式将教材内容进行转换,从直观上引发学生学习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推进初中生物发展。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空气质量与健康”知识进行探索中,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随之,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空气污染对人类危害的视频,并对学生举例:你们家里装修房子后都会开窗通风,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生活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根据学习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得初中生物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加强生物教学的实践性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生物学科的实践性,以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发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使其掌握初中生物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构建实践活动时,可以将生物理论知识作为依托,为学生搭建户外实践平台,将初中生物教学变得更具有生活气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并让学生对实践活动完成记录,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将实践报告作为参考,验收学生学习成果,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自新课改以来,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将小组合作形式合理引入实际生物教学活动中。其中,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合理和科学地划分小组,从而构建和谐的小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民主形式,选取小组组长,组长负责对组员的管理和监督,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实践活动中,确保初中生物教学的时效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知识探索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课外实践,并提出: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会感觉更凉爽等问题展开生物实践活动,教师让学生根据不同时间对树叶进行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内容,进而掌握植物蒸腾作用原理:水分蒸发的同时会带走周围的热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3研读生物教材,设置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方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应加深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材内容为前提,教师在研读教材过程中,应提取生活化教学资源,将其进行整理和归纳,设置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吸取其他教师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丰富生活化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实现高效化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进行知识探索前,教师首先应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活动,把握教材知识的重点与难点:①让学生了解反射的定义。②放射弧的五个环节。教师在研读教材中,将生活化内容进行提取:人类的膝跳反射。随之,在实际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应选取两名学生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膝跳反射与神经调节相关,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进行有效的生活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4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之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学科教材,选择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不仅如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补充教学内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不能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环境的适应性相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大自然中的情况,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真实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体温在室内和室外的不同变化,让学生形成更加真实的体会。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活中存在的生物知识,科学合理地应用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学生将知识和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感悟。
3结语
自新课改以来,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更加重视实际与理论的结合,除了强化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也逐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初中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生物教学内容,改善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推进初中生物的发展。另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内容。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应重视实际生活与实际教学的结合,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安晓玲.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74):107-108.
[2]张振财.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J].天津教育,2020,(23):36-37.
[3]薛顺芳.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探讨[J].考试周刊,2020,(69):135-136.
[4]张小英.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