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方略

摘要 【摘要】摘要:德育教育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相结合,有利于帮助教师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日常班级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通过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并且了解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最终通过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完成好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
DOI
作者黄丹婷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方略

黄丹婷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

 

  摘要:德育教育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相结合,有利于帮助教师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日常班级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通过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并且了解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最终通过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完成好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小学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更加强调将日常管理与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实现全方位结合。这不仅是小学教育工作落实开展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符合立德树人基本目标的教学发展方向。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及时转变个人思想观念,认识到立德树人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且逐步落实。通过本文实践分析可知,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融合德育教育的路径要点包括明确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关键要点,发挥出班级管理监督作用、发挥班干部榜样作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注重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应用,保障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只有做好上述几方面工作,才能确保班级管理取得预期成效,德育教育目标有效达成。

  一、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想认知方面的成熟与完善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加强思想认知教育对于取得更好的学校教育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而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学生日常文化知识学习与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可能会在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生活的多方面问题。从思想认知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能够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认知,在遇到问题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思考问题、应对问题。当学生认识到思想认知的转变对于个人学习生活的促进作用后,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接受思想教育,并且在班级中乐于寻求帮助,与其他同学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融合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注重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应用,保障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家校共育模式是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动合作的新模式,也是与商检政策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引导模式。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中,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融合也需要学生家长贡献一份力量。作为班主任,可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基础情绪状态、性格特征。以便在学校教育环节找准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用学生更为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化案例帮助学生认识的思想认知在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班主任可与家长共同就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进行探讨。由家长提供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和学习主动性的案例。再由教师在班级环境中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匿名案例进行引入。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感知和学习,意识到自身在思想认知和个人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用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指导价值的案例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知水平,从自身出发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这种由家长和班主任协同进行引导性教育的方式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更容易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教育管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发挥班干部榜样作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发挥班干部榜样作用主要强调,在班级管理工作落实中,除了由教师对学生起到引领教育作用外,班干部也应当深入到学生集体环境中发挥好榜样引导作用。帮助教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这也能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例如,一些班级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就可以由班干部通过双方面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之间的关系状态进行调解。相对于教师直接指责或批评的方式,由班干部参与进行调节更具有柔和性,且班干部也可在帮助其他同学调节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学对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不满和问题。以便结合班级建设管理实际及时向教师反馈相关问题,为班级建设工作不断努力。

  ()明确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关键要点,发挥出班级管理监督作用

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关键要点主要在于,通过思想认知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能够做到礼貌待人、充分尊重他人。这是小学阶段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德育教育在实践中需要把握的要点。教师在落实执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结合德育教育的这一关键要点,积极通过组织评比活动加强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同学和老师之间的监督力度,发挥出在班级环境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认知的作用。作为教师,其也应当从自身出发做好表率作用,提升个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用柔和的态度,以身作则的实践状态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思想认知思想态度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利用监督管理的方式激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班级日常学习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在落实执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注重德育教育与多方面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以便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同时,立足于德育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通过激发学生自主遵守班级规定,保持良好的思想认知水平,达到优化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小学生在班级中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秀花. 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九策”[J]. 教书育人,2023,(08):69-71.

[2]张艳花.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 成才之路,2023,(08):129-132.

[3]颜富环,郑洪新. 探析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式[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3):158-16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