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下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模式探索

摘要 【摘要】摘要: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务必要进一步认识到课程功能教学中对“工匠精神”的融入重要性、紧迫性,一以贯之地立足于学生的综合视域去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丰富工匠精神的渗透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吸收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从而实现培养、输送“专业素质+思想素质”双过硬的专业人才的目标。
DOI
作者王中华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工匠精神下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模式探索

王中华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232000

摘要: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务必要进一步认识到课程功能教学中对“工匠精神”的融入重要性、紧迫性,一以贯之地立足于学生的综合视域去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丰富工匠精神的渗透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吸收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从而实现培养、输送“专业素质+思想素质”双过硬的专业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教育;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策略

 中职院校承担着培养、输送各个行业所需的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必然要进一步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渗透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依托于专业教育、技能训练的有机强化以及专业比赛、社团活动、校企合作的多维进行,有步骤、有策略地推动工匠精神在工业机器人等专业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从核心层面出发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精神”,从核心上来讲就是指从业人员对自身工作的端正态度,是职业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详细地讲,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精益求精的细节主义,能够花费时间来完善产品、改良产品;其次,一丝不苟的严谨主义,能够按部就班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将故障和瑕疵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小范围;第三,反躬自查的反思精神,不断发现、纠正自身的问题和错误,实现个人素养的动态提高;最后,爱岗敬业的乐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工匠精神下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开展策略

(一)丰富实践教学建设

“学以致用”是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本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术,更可以协助学生在实操当中生成更多的个性化发展认知。因此,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便应进一步利用实践教学的平台,对标专业课程内容来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带领他们多元且能动的实践活动当中进入可观的专业资讯。

例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专业技术大赛”等竞技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将目标课程中的关键知识信息以图文形式发布到班级交流群中,使学生对之形成二次巩固;而后围绕“ABB工业机器人程序编写”等具有更强应用性的课题来布置诸如“ABB工业机器人自调程序设计”、“ABB工业机器人的探伤程序设定”等竞赛任务,最后根据学生的设计成果做点评,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发地端正态度、磨炼本领,促成其“工匠精神”的形成。

(二)拓宽教学平台

企业发展和行业建设是中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核心参考,另外,工业机器人专业的知识、技术也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积累、行业认知为内化前提。结合这两方面的事实,相关专业任课教师应当进一步拓宽教学平台,有效构建校企合作的综合机制,引导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深度融合,使他们更为立体地了解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和职业态度。

比如,专业教师不妨利用一些专业主题讨论活动,邀请有关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来到课堂为学生们举办一场报告会,介绍工业机器人在具体领域的应用方向、发展前景和关联岗位的技术要求,同时将这些内容和学生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以及从业者职业能力的自觉优化等彰显“工匠精神”内涵的要素融合到一起,使学生从更加真实、具体、长远的角度出发了解工匠精神对自身职业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推进意义。

(三)创新教学理念方法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引擎”,也是实现教学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和优化的关键保障,更是解决当前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中诸多问题的指向所在。在具体的专业教育中,相关专业教师要积极立足于工匠精神渗透主题去革新教学思路、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教育站位,将学生的发展诉求作为出发点、入手点和落脚点,整合专题性的教育资源来促进本专业工匠精神渗透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工匠精神的培养主题配合院校方在校园内部建立起实践保障基地,确保学生得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有质量的指导和其他专业相比,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对于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相关条件的满足和有效应用,学生们能够在实践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化个性认知,对既有学习成果展开创造性的应用,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取得成果、形成系统性思维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进一步了解到工匠精神对于个人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成长而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几方面主要策略外,教师还应当重视对榜样宣传工作的利用,对标于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行业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做案例介绍,同时结合专业中有关课程的知识、技法做代入式讲述,让工匠精神的渗透教育变得更有质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融合塑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教师务必要形成更为正确、完备的认识,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入手,把握其中正确的工作开展思路、策略,围绕多元主题设计、执行体系性的方案,从而为学生专业领域综合素养框架的构建和其未来的职业高维发展注入最为强劲的动能。

参考文献:

[1]张洪超. 中职教育对于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3,25(5):37-40,46.  

[2]周翠如,王颂,庞静舒. 中职学校弘扬"工匠精神"之方向[J]. 经济研究导刊,2022(26):135-13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