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李冬梅
海林市长汀镇杨林小学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够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一、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基础
教师需要树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和实施核心素养,将其与小学美术教学全面融合。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和创新能力。
以“点、线、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解析生活中的点、线、面,培养他们的图像识读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点、线、面的存在,并学会分析和解读它们的构成和意义。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意绘画活动,运用点、线、面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美术表现。教师需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同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完善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点、线、面构成的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态度和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中的点、线、面元素,让学生深入理解其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综上所述,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关键。通过与教学全面融合,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满足素养培养要求
为了满足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需要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超越单一的美术知识传授。这要求教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色彩与形态,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以“彩墨世界”教学为例,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这堂课中,教师可以首先展示一系列中国传统水墨画和现代彩墨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彩墨的韵味和魅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些作品的色彩运用、笔触技巧和构图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彩墨画的美学原理和创作方法。接着,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寻找自然界中的色彩和形态,如树叶的绿色、花朵的缤纷、山石的纹理等,并用速写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美的眼睛。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彩墨画的创作实践。在创作前,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彩墨画的基本技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自由创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创作主题,如“春天的色彩”、“夏日的荷塘”等。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和笔触效果,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拓展和深化策略,“彩墨世界”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领略到彩墨画的独特魅力,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等多项核心素养。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素养培养效果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应引入更多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利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和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以“漫画欣赏”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如幽默漫画、讽刺漫画等,让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和风格。通过观察和欣赏漫画作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漫画的创作要素和表现手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漫画的创作过程和艺术特点。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整理分析、有的负责展示分享。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互相启发,深入理解漫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漫画创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漫画的创作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漫画作品。通过漫画创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有效提高素养培养效果 。
四、优化传统评价方法,促进素养持续发展
在传统的评价方法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评价模式,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指标的多样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持续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让他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综合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与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设计评价量化指标,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通过这种全过程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美术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这样的评价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语:核心素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灵魂,其实践研究至关重要。树立此理念,教师应致力于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超越传统界限,整合多样资源。同时,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审美力。传统评价方式的革新也必不可少,以多元视角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核心素养的融入,将引领小学美术教学走向更宽广的天地,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黄华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2,(29):184-186.
[2]汤妙.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与反思[J].江西教育,2023,(31):6-7.
[3]余丹.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策略[J].文理导航, 2023(2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