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莫修兰
重庆市梁平区实验小学
【摘要】学困生是学习活动中的弱势群体。因为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心智年龄、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让他们的学习与同伴拉下了距离,从而变得自卑、孤寂、堕落,甚至一度封闭自己。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及时地拉他们一把,及时地对症下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帮助与赞美,让他们找回自信,用孩子,你慢慢来的心态等待他们走出那个自我封闭的孤独世界......
【关键词】学困生;自卑封闭;赞美;等待;转化
前言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邂 邂逅美丽
2016年9月,我任教一年级。2016年9月,她就读一年级。就这样,在茫茫人海中,我们相遇了。白皙的鹅蛋型小脸,扑闪的大眼睛,高挑的小身板,乌黑发亮的柔顺长发,典型的东方小美女!拥有如此美丽的她应该朋友成群,应该灿烂如花......
可是,她却喜欢独处。课间休息时一个人在座位上做着自己的事情,上学、放学一个人独来独往,学习也是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那么的与众不同。就这样,美丽而与众不同的她走进了我的视线。慢慢的,我还发现美丽的她不仅性格孤僻,更让人费解的是做什么都低着头,低着头走路,低着头上课,低着头......一切的一切都与她的美格格不入!好奇怪的小女孩!好孤独的小女孩!难道她身上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或经历?
解密孤独
带着满腹的疑惑,我到她家做了一次家访。她有一个大她一岁多的哥哥,就读我们学校二年级,也是一个学困生,学习成绩甚至比她还差。早些年,父母为了逃脱计划生育的罚款把本不是双胞胎的兄妹俩以双胞胎的名义上了户,并拔苗助长地让她和哥哥一同进校就读同一个班级。因为年龄太小,心智的差距,父母又常年忙着做生意,根本无暇顾及她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一年下来,各方面就慢慢和同学们拉下了差距。再加上,她先天身体比较弱,从小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休学半年后就被迫重新就读一年级。从此,她就渐渐地变了,不喜欢与人交往,因为她觉得这样的自己谁会瞧得起,谁会愿意与她做朋友?多么可怜的女孩,多么可笑的父母,多么可悲的结局!
漫长等待
她的故事深深震撼着我!改变她,让同学们发现她的美,让她自信阳光起来。于是,我特别留意起她来。课上,只要她低着头,我就会提醒她坐直、抬头;课后,只要她一个人独处,我就告诉她要跟同学们一起玩耍;只要不完成作业,我就让她进办公室,并如实告知家长;面对一次次的考试不及格,我都会苦口婆心.........我时时处处都关注着她,提醒着她,要求着她,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第一次如此重视,如此关注一个学生,我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够好了,甚至超出了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同时,我也在期待着她的变化...... 就这样,一晃,五年过去了。
看看五年后的她,除了长高了,更漂亮了,爱上了漫画书,好像也没什么变化。照样一个人独来独往,照样低着头,照样成绩差。难道自己几年来的辛苦付出就白费了,她怎能这样不思进取。我失望了,觉得黔驴技穷,无技可施了。
慢慢的,我发现她不美了,衣服穿得脏兮兮的,还老流着鼻涕,课上安静的时候总能听见她的鼻涕在鼻子里一进一出的声音,我真的是心灰意冷了!真的想放弃了!
然而,作为教师,作为一个母亲,其实我们何尝又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为之倾注着我们所能够倾注的所有。看到她一天天成长,一天天离我们远去,我比谁都着急!良心、责任、职业道德让我们并不是说放弃就能真的完全放下。无独有偶,在一次夜读中我被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一文深深震撼了,我在思索着......
绽放美丽
连日来的绵绵阴雨终于散去,太阳终于在周一亮出了它醉美的光芒。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校服来到了学校,我们准备已久的国旗下主题队会《大美梁平》今天终于可以上台展示了,孩子们好兴奋,她也如约而至。雪白的衬衫、裤袜和鞋子,漂亮的卡其色花边裙,蓬松的马尾辫,再配上高挑的身板,白皙的脸庞,扑闪的大眼睛,真的是太美了,我忍不住脱口而出:“你今天好漂亮,加油哦!”她被我突如其来的赞美弄得怪不好意思,腼腆之中露出了浅浅的微笑!那一天的她,虽然还是一个人,但明显感觉到她快乐了一些,课上也认真了一些,偶尔也会仰起她那美丽的脸庞。我没想到一句简单的夸赞会让她有这样的变化,尽管变化很小,但它已经为我找到改变她的方向,这已经足够了!于是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认真寻找着她的美,她的优点。当她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会主动送出一句由衷的赞美:“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作业工整时,会真心地夸赞“这次作业的字迹工整了许多哦!”“这节课你坐得好直!”……也许是我时不时的夸赞让她找到了一点点自信,渐渐地,她也会在课堂上举起她犹豫的小手,这时我就会抓住时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肆表扬她,并悄悄告诉全班的女同学课后主动找她玩耍。慢慢地,她也有了自己的朋友,不再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
在一次周记中,她写道:我一点不喜欢我的哥哥,因为他成绩太差,让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让我们全家都觉得很丢脸......我知道她是想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向老师倾吐内心的苦楚。于是我找她深谈了一次,谈她的美丽,谈她的进步,谈她那个成绩很差让她觉得很丢脸的哥哥。或许她真的长大了,能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怜了,又或许这种朋友式的交流才是她愿意接受的,那次的交谈很愉快。自此以后,她会主动找同学玩耍了,也有了欢声笑语。
又是一次周记,她写道:昨天有同学向我借漫画书了,我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们,同学们找我借书我好高兴!能帮到同学们,我好快乐!同学们的肯定和赞美正让她慢慢地卸掉那层厚厚的封闭自己的外衣.......我很欣慰,也为自己以往的做法深感自责,其实她和众多特殊的孩子一样,需要的不是强迫、命令,她真正需要的是身边的人对她的肯定!她正渐渐走出那个孤独的世界!她正迎着阳光仰起她美丽而自信的脸庞!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故事反思: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能让孩子接受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每个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我们不要打着爱的幌子,用我们自以为是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加于他们。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赞美,多一些信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寻找他们内心的缺失,真正的需要,用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的心态静待花开,当你的爱能被他们所接受,他们也许就会朝着我们期盼的轨迹慢慢改变!
注释/参考文献
[1]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广西师大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北京教科版.2015.339-346
[3]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听听花开的声音.广西师大版2017.8重印版143-144
[4]“中国好老师”育人故事.敞开心扉.放飞自我封闭的心灵.北师大版2017.2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