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项目式学习支持幼儿自主创设体育游戏环境
——以中班项目活动“雨林大闯关”为例
曹庚
东莞市机关幼儿园
关键词:环境创设;项目式学习;体育游戏;自主学习
随着夏季的到来,位于岭南的东莞经常受到多雨、暴晒等气候的影响。而幼儿们在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游戏因此暂停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特殊天气进行体育游戏既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也是他们热衷游戏的愿望。为达到倾听幼儿、理解幼儿并支持幼儿的目的,采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对特殊天气下开展体育游戏进行探索。
一、项目计划与启动
(一)确定核心教育目标
认知 |
形成“体育”的基本概念,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体育运动与体育活动。 |
|
技能 |
1.能在通过规划、创设、调整、整理等环节完成户外体育游戏场地的建设。 |
2.能在较热或较冷的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
情感 |
1.在设计与创设户外场地中培养同伴间沟通、协商、合作的能力。 |
2.热爱户外体育游戏,愿意与其他班级幼儿共同游戏。 |
(二)形成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怎么在走廊和楼梯进行体育游戏?
项目成果 |
在走廊和楼梯创设出一个由幼儿设计和布置的体育游戏场地。 |
展示方式 |
邀请其他班级幼儿共同在创设完成的体育游戏场地玩耍。 |
二、项目组织与实施
(一)问题引发,项目组织阶段
1.问题引发,形成概念
在开展项目前的谈话活动中,我向幼儿们抛出了问题“如果下雨了我们可以玩什么体育游戏呢?”出乎意料的是幼儿们的回答中竟然出现了不少如“玩积木”“下棋”“看书”等活动。究其原因是幼儿们对“体育游戏”或“体育运动”的概念有所不清,不能准确分辨哪些活动才是体育活动。
恰逢北京冬奥会刚刚结束不久,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我们展开了第一个讨论“在冬奥会上,你知道哪些体育运动?”在幼儿们关于体育的思维得到发散后,我们通过第二次谈话的开始聚焦关键问题“体育运动是什么?”。我通过矛盾引发幼儿们的对体育运动的含义进行思考。
2.材料的调查与初步探索
如何统计幼儿园的体育器械有哪些呢?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使用了相机,开始了寻找与统计。通过调查了现有的体育器械,幼儿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在哪里可以找到,数量有多少等信息。
想要知道幼儿们有没有理解内化之前提出的体育运动概念,除了谈话询问的方式,通过游戏行为来展示是更能直观说明的。在创设体育游戏场时,幼儿从以前经历过的体育活动中汲取了灵感,利用起许多不同的材料拼接或组合,加上创造力与合作意识,自主创设出了可以循环游戏的户外运动场,并且每一位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都非常高。
(二)实践探究,综合发展阶段
1.规划与实施
在上一阶段幼儿们熟悉了材料和玩法,那我们要在走廊和楼梯创设出怎样的游戏场地呢?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以分组的形式对游戏场地进行设计,然后用表格把场地所需的材料也全部统计出来。
紧接着一共五组幼儿分别都对实际游戏场地进行勘察和选定后,开始照着材料统计表,从器械室搜索和搬运材料。在游戏场地设计好后,幼儿又经过反复讨论与商量,不断调整和优化场地。对照着设计图来一看,游戏场地的完成度真是非常高。幼儿们也对最终创设出的游戏场地非常满意,大家都非常期待邀请其他班的幼儿们来体验户外体育游戏的乐趣!
阶段目标 |
邀请其他班幼儿来创建好的游戏场地游戏。 |
启发性问题清单 |
我们邀请哪个班?怎么发出邀请? |
我们在游戏场地怎么玩? |
|
游戏中你发现了哪些有趣或困扰的事情? |
1.邀请大筹划
为了更能吸引他人参加,我们通过征集和投票将此次成果展示的游戏名字定为“雨林大闯关”。并决定由全体幼儿共同绘制出一张巨大的“邀请函”!完成以后,大家将制作好的邀请海报送到中三班,向老师和小朋友们发出了最诚挚地邀请!而中三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得知后非常高兴,表示愿意和参与我们的“雨林大闯关”一起游戏。
2.雨林大闯关
在大家期待已久的“雨林大闯关”游戏时间里,幼儿牵起陌生小朋友的手,采用结伴游戏的方式一同投入到欢乐的游戏中。在进行“雨林大闯关”时,幼儿们要小心翼翼走过独木桥,奋勇向前爬过“草地”,还要穿过“荆棘丛”翻过“山丘”和,在勇攀高攀登才能获得“金币”奖励。这真是一场充满挑战的闯关之路!
3.小小联合研讨会
愉快的游戏结束后,我们邀请了中三班的小朋友共同开了一场小小研讨会。围绕着“你最喜欢那个游戏?”和“你游戏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小小研讨会中每个幼儿都高高举起小手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喜爱。虽然有人喜欢跳高;有人喜欢攀登还有人喜欢跨栏等,但是大家都游戏的热情是不变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一些困扰的声音:“我遇到了堵车。”“我玩的时候摔倒了。”“我玩得好累,还有点渴。”“我前面的小朋友太慢了。”
三、项目评价与总结
在本次项目开展中采用了集体、小组与个人等的灵活多种的组织形式,保证幼儿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关注个体的差异化发展。例如: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中可以担任主设计师或小组长,能带领其他幼儿或为其示范;体力占优的幼儿则在搬运重物,组合材料时作为主力;能力稍弱的孩子可以参与集体讨论评选等。
同时由于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活动开展时间的原因,在本次项目中我们从开始就将项目开展的区域限制在了楼梯与走廊。一方面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幼儿的思考与创造。在接下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规划中,应该扩大研究范围,给幼儿更多的探索机会,拓展幼儿参与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2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许琴瑶.项目学习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19,(10):18-19
[4]虞永平.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的分析和建议[J].幼教园地,200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