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实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推进,思想政治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高考背景下政治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政治科教师要结合新高考政策要求,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发挥政治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
DOI
作者任志刚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23-08-0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高考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实

任志刚

湖北省大冶市华中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推进,思想政治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高考背景下政治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政治科教师要结合新高考政策要求,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发挥政治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新高考;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在我国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的今天,高考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这便意味着教师必须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优化与创新,以此来更好地提高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

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便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是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知识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综合素质表现,主要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上。就本质而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主要是由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等几个维度所构成的。首先,政治认同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高中政治课程知识,初步认识与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并深入体会与感知到祖国与中华民族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实现富强与振兴。而且,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导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赞赏我国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政治态度与素质表现;其次,法治意识指的是学生通过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所树立起的法治认识与法治观念。学会崇尚与尊重法律,遵从与依据法律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懂得依法办事、用法律武器捍卫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高中生法治认知、法治态度以及法治思想的表现;再次,科学精神指的是学生在学习高中政治课程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并懂得应用唯物史观与辩证思想去进行反思、求是、进步的科学精神与理性认识。这不仅能够促使高中生理性分析与判断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以及文化问题,对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与积极作用。

二、新高考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策略

二(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决定政治课堂教学方向的主导因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依据。传统的政治教学目标在设计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样单一、片面的教学目标下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形式化严重,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课堂上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睡,使得教学质量低下,无法满足新高考对政治学科的考核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新高考对政治学科的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在基于新高考政策下,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从知识技能、教学方法、情感体验、三观形成等方面综合考量来设计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综合发展。

二(2)以教学为重心,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当明确以教学为重心,教师作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必须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更加清晰明确的教学方向,才能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政治核心素养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学生接受更为专业、更为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目前,随着时代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科学技术被研发且广布于社会的各个行业,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进而其生活形态发生一系列改变,高中生生活在科技世界中,同样受到一定影响。

二(3)运用情境教学,增强理念认同

理念认同是学生获得归属感的关键环节。高中生即将步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很容易发现一些没有接触过的现象、思想和行为,学生的认知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学生需要提前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感悟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影响。情境教学是一种直观的、体验式的学习场景,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知识、获得经验和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提前感知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真实的场景和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从而获得思想、情感、态度的共鸣,增强政治认同。

二(4)以实践检验真理,通过行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高中阶段的思政教育不只是注重理论教学,更要关注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实践性活动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思政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思政知识的反复练习,方法讲解,可以让学生很快掌握相关知识,但掌握知识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知识,还需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读多练,通过相应的总结、题型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综合素质能力。在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也需要明确学生的发展要求。

二(5)有效引导,结合时事热点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政治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维度组成,是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认同素质,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祖国、民族以及文化的认同感,对促进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与关键作用。因此,政治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展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活动之时,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性,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与组织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政治生活知识的全面掌握,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我国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认同。

结语

总之,新高考对政治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高效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评价等措施来满足新高考对政治教学的要求,让高中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8(89):139-141.

[2]贾克勤.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创新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8(76):142-144.

[3]邹婵.黄田秀.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42(4):83-89.

  • 相关文献